满族的前身叫女真人。而清朝始祖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之后,为什么忽然将女真更名叫满族,努尔哈赤用意何在?是用心良苦还是用心险恶?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努尔哈赤二十五岁时(1583年)靠“13副遗甲”起兵,一举征服女真各部,割据了辽东。33年后,也就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后迁都盛京(沈阳)。
虽然,此时努尔哈赤的势力已经很强大,明朝几次派大军围剿,都被他的铁骑打的落花流水。可是努尔哈赤还是遇到了新问题,那就是汉民的反抗,那时候辽东地区及各大城市内的居民大多数是汉人。他们只要听说明朝军队来讨伐,就会主动协助明军,或自发组织起武装和女真人作战。这些民间武装比军队还可怕,他们昼伏夜出,神出鬼没,打起仗来甚至比正规军还要勇敢。弄得努尔哈赤很头痛。
努尔哈赤为缓解女真和汉人之间的矛盾,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把汉民编入八旗,大力主张女真和汉族通婚等等。但是就算是已编入八旗的汉人,也会因民族不同和女真人发生冲突。为此,努尔哈赤很苦恼,他深知得不到民心,就坐不稳天下的道理。迫于无奈,他命手下买来20面大锣,挑选精干骑兵百余人,三五人为一组,每组带一面大锣,奔走于各个州府之间,昭告天下,鸣锣示众,招揽能替他解决民族矛盾的贤才。
这天,有一组骑兵赶到建州开展招聘工作。表明来意后,开始鸣锣,可是敲了半天,也没有一个人上来应聘。领头的士兵急了,扯着嗓子大嚷起来:“建州卫的乡亲们,为振兴女真大业,罕王努尔哈赤有令,凡有安邦治国之策的人,赶紧上前报名,罕王必有重赏。”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拨开人群走上前来……
这个青年人叫范文程,他是北宋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的后代。他的祖父在明朝做官时,因得罪了皇权被流放到关外。范文程在沈阳长大,他从小就聪明好学,18岁时便考取了秀才。清史记载,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范文程与兄范文寀主动追随努尔哈赤,是清朝初期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努尔哈赤见到范文程后,非常喜欢眼前的这位书生,当得知范文程的身世,更是对他肃然起敬。
经过一番接触,两人很投缘,话也越谈越投机。努尔哈赤便倒出了女真与汉民不和的苦水,范文程说:“汉人和女真不和,开始于金朝。金朝末年,朝政混乱,滥杀无辜,使汉人视女真人为洪水野兽。若想消除此弊,和睦于其他民族,还是更名为好。”
努尔哈赤一向是个很开明的人,一听范文程说的有道理。便问:“以先生之意,改个什么名字好呢?”
范文程想了想说:“以前汉人称女真为曼殊,我看‘曼’字取其谐音改成‘满’挺吉祥,再取建州的尾字替代‘殊’,不就是满州了吗?”
努尔哈赤听后频频点头,连声叫好,补充道:“这个名字取得妙,满州既可以是族名,又可称地名。满字的偏旁带水,若是州字再加上水,这样‘满洲’二字就含有聚水为河,汇流入海,万年奔腾之意,象征着我满洲族的基业万古不息。”
话说到这,不得不表明态度了。应该说范文程帮努尔哈赤改族名,本意上是为了在主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争取努尔哈赤对自己的赏识。而努尔哈赤此时的目光,已不仅仅停留在解决汉人和女真之间的矛盾上,他一统天下的野心从这件事上已可窥一斑。
就这样,女真人放弃了原来的族名,与八旗内各民族一起更名为满族。
有一个民间传说说得好,努尔哈赤之所以赞同改名,是因为“满洲”二字皆带水,水能灭火,明朝的“明”字为火意,当然能灭明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