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影视丶音乐与书籍读书
《平凡的世界》三观真的很正吗?——我和路遥之间不得不说的事

《平凡的世界》三观真的很正吗?——我和路遥之间不得不说的事

作者: 木木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11:21 被阅读1329次

在公众号创刊文中,我曾不无自豪和骄傲地写道:

我无非借着读书增添很多力量,参加两次高考,走出河南农村,进入TPO10大学,直面各种碾压,明白不少道理,走过很多路途,而所幸三观仍然不歪,心理仍不阴暗,日子仍是潇洒,兜里仍是没钱。

在这“增添很多力量”的书中,为首的便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但是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对这本书的态度也再三发生改变。直到前不久端午节,去表姑家做客,言谈之间聊到这本书,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至此,于我个人而言,也才终于能够对这本书有了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并且可以对其“盖棺定论”了。

端午至今,我思忖再三,酝酿良久,自认为可以写一篇算不上绝对客观中肯,但至少不会引人误入歧途的读后感了——路遥写书花了六年,我写读后感花了九年,也不算对不住他。特此动笔,纪述我和《平凡的世界》之间的故事,分享读书成长,记录心路历程,以飨广大读者。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1、初次震撼

第一次听说《平凡的世界》,是初二时的班主任推荐的,据说十分励志。那时小镇上有一间破旧的租书的屋子,押金五块,日付三毛。大家经常去租一些厚厚的玄幻武侠,上课时偷着看。我也在其中,但是,我并不能从那一类书中获得真正的乐趣。听老师推荐后,便花了一个午休的时间,在低矮破旧书屋中寻寻觅觅,最终却找到了一本名为《平凡的世界》的修仙小说,翻看了一下,应该不是老师推荐的,悻悻作罢。

第一次真正读到这本书,是偶然从邻家姐姐(按辈分是姑姑)处借来的。彼时大概初三或者高一——总之和主人公孙少平出场的年纪相仿,加之又都是农村人家的孩子,因此代入感极强。我花了三个昼夜,一口气读完了上中下三册,其中两个晚上都是读到凌晨三四点,依然毫无困意,只得恋恋不舍地强迫自己去睡。这一次的阅读经历,是我到现在为止,都绝无仅有的。那种完全沉浸进去的感受以及在阅读中的快感,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体验到。

那么,我从这次的阅读中获得了什么呢?

我总结了下,大概有三点:

一、为我读书习惯的养成,创造了良好开端。因为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之所以去读书,去寻找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重拾读《平凡的世界》时那种完全沉浸进去的快感;

二、我寻求到了自己的精神战友少平、少安兄弟。在整个内心充满奋斗和激情的高中时代,以及在忍受无穷孤独的青春期里,都是他们兄弟两个的奋斗精神,在给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年幼的我从《平凡的世界》中,深刻体验到了许多未曾经历过的情感。这样的情感经历,对我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当我真正尝到这些滋味的时候,我已经借着路遥,事先在体内注射了疫苗,无论是恋爱的甜蜜,还是失去的痛苦,都即不能冲昏我的头脑,也无法击垮我的精神,因为我的体内早已有了抗体。

所以,我必须要感谢路遥,感谢他为《平凡的世界》付出的六年努力(三年准备,三年创作)。创作期间,他独自一人住到深山煤矿,胡子拉碴,与外界隔绝。在自己的小房间内,只专注于写作,以致于屋内的老鼠都不再害怕他,甚至在他写作的时候,爬到桌子上来与他对视。路遥这样的一种精神和毅力,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


2、两度反思

我在读大学的期间,曾去文学院蹭某位老师的课。课后借送老师回家之名,求教问题。聊到当时心中的经典《平凡的世界》时,问老师的看法。却不料,老师对这本书评价并不高。他说这本书情节冗长,作者冷不丁跳出抒情,说教严重,当时发表之后评论界反响一边倒,但是后来读者却很买账,所以这本书才名声大噪。这位老师当时在我心中的地位虽不及路遥,但是仔细回忆起书中的情节,老师这样的评价却也令我无法辩驳。同时,当时的阅读量已经上去,只觉得这本书似乎哪里差了些什么,但是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却又不得而知

直到最近,端午节去表姑家做客。不知怎的,聊到这本书,竟也是她非常喜爱的。她说当时她读高二,这书正在连载。她在收音机上听这本书的广播,中午一放学,就急忙赶回家去,边吃饭边听,她的母亲(我称姨奶)也很爱这本书。去年过年,她回家,当时姨奶腰疼厉害,终日卧床,甚是无聊。她便陪着姨奶,再次重温了一遍这个故事。然后猛然发现,这本书是有问题的,主要在情节上。

表姑说,这其实只能当一本励志洗脑书来读,看似三观很正,其实也不尽然。你有没有发现,其中的女人,几乎全部都围着男主转。这里面有,有钱、有身份、有工作、有颜值,宁愿坐在自行车笑也不愿坐在宝马车哭的女神田润叶;也有漂亮、家境好、朴实、善良、有力气,娶回家就干活的好媳妇秀莲。

所以有人评论说,路遥笔下的女人,并不是真正的女人,而是他需要的女人。

而且也不仅仅是女人,其他的情节,都或多或少暗含了作者内心的某种“复仇心理”,比如富二代李向前的高位截瘫,比如孙少平初恋郝红梅令人怜叹的经历和结局。(郝红梅与孙少平本来暗生情愫,但是郝红梅后来选择了家境优越的班长顾养民。后来的情节便是,红梅偷东西被揭发,顾养民与其分手。再后来新婚不久丈夫死掉,沦为孤儿寡妇。最终与另一同学结婚,过上了贫困但安稳的生活。)

这一席话听得我脊背发凉。所有的情节浮上心头,我一拍脑袋,终于发现问题出在哪里了。这本打着“现实主义”口号的巨著,却神不知鬼不觉的具有了作者路遥内心深处的“浪漫主义”情节。


3、知人论世

王安忆在《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一书中说道:小说是一个作家的心灵世界。所以,我们往往可以通过一部小说,窥探到作者内部的精神世界。

路遥也在其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这样表白自己:

把一切伟人和他们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都统统赶出房子。完全用自己的心灵写作。没有样板,所谓的样板都诞生于无样板中。

由此,我们大概可以认同如下论断:我们可以从《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所表现的精神世界中,看到作者路遥自己的精神世界。

那么,路遥本人的精神世界究竟怎样呢?从《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我选了几段:

在狂热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主要的精神状态应该是什么? 那就是认定你在做一件对你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工作。甚至是做一件前无古人的工作。不论实质上是否如此,你就得这样来认为。你要感觉到人在创造,你在不同凡响地创造,你的创造是独一无二的;你应该为你的工作自豪,就是认为它伟大无比也未尝不可。

这里,可以看到路遥表现的是,在创作初期内心的激情与振奋,这样的精神特质与他在《平凡的世界》中所表现的奋斗精神是一致的。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却可以看到他内心深处的那种极度的自恋、狂热,甚至狂傲。

童年。不堪回首。贫穷饥饿,且又有一颗敏感自尊的心。无法统一的矛盾,一生下来就面对的现实。记得经常在外面被家境好的孩子们打得鼻青眼肿撤退回家;回家后又被父母打骂一通,理由是为什么去招惹别人的打骂?三四岁你就看清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并且明白,你要活下去,就别想指靠别人,一切都得靠自己。因此,当七岁上父母养活不了一路讨饭把你送给别人,你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冷酷的现实。你独立地做人从这时候就开始了。

中学时期一月只能吃十几斤粗粮,整个童年吃过的好饭几乎能一顿不落记起来。然后卷入狂热的文化大革命,碰得头破血流……

而今,你坐在这里从事这样崇高的工作,如果没有一个大的收获,怎么对得起自己?

为什么此刻停顿下来?记着,你没有权利使自己停顿不前。你为自己立下了森严的法度,布下了天罗地网,你别指望逃脱。

这段话是路遥自己写给自己的,创作期间懒惰的时候,他以此来激励自己。但是我所读到的,却更多的是压抑和沉重。无论是心理学知识还是日常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塑造了这个人的性格,甚至深刻影响着这个人的一生。

路遥的童年,可以说是有些悲惨的。所以自卑的种子从小就埋在路遥的内心深处。而极度自卑的孪生兄弟,便是极度自尊,一碰就会碎掉的自尊。有了这样的性格特质,便也不在奇怪,为什么他同当时评论界的关系,并不很好。(我曾恶意揣测,这是为什么《平凡的世界》发表伊始,评论界一边倒的原因之一)

也是至此,我才明白,为什么当时《平凡的世界》会对我产生那么大的震动和吸引。因为某种程度上,相似的生活背景,使我和路遥的性格产生了相似的契合,从而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极为强烈的灵魂共振。甚至连我自己的性格,都藉着这样的阅读,被深刻地打上了路遥的烙印。

写到这里,想到一句话,“you are what you read”

我和《平凡的世界》之间的故事也差不多结束了。虽然这本书有许多的不足,但是借着阅读它,我获得了力量;借着反思它,我认识了自己。阅读的意义或许不仅仅在于我们获取了多少知识,而更在于我们在成长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并且在阅读和成长的过程中体验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伟大。

而现在,我也能够正视那像渗入路遥身体里一样,渗入到我身体里的自卑、自尊以及自怜、自恋、自大。这时,我才开始心疼路遥,他太坚强,太勇猛,他在自己悲壮的梦中,把自己活活给累死了。

这时,我也开始告别路遥,因为我已经路过他,经历他,看透他。而在我的前方,还有更高的山,还有更远的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杰juice:平凡的世界是我高一暑假读的,也是一口气读完上中下,很震撼,也使我坚定了从河南农村努力考上大城市大学的信念。严格意义上来说,平凡的世界是我读的第一篇文学性的长篇小说,之前都是言情小说😂现在想再重温一遍,相信自己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 道一虚白:路遥反映的是当时那个社会的人的生活状态,三观没有什么不正,那个时代你没有经历,多读历史,那发生的一切都很正常。
  • 年轻人真神奇:可以想的很深刻
  • 剑行天下:透彻,路遥的世界太虚幻。《世界》其实没有写出真实的生活,没有写出真实的人性,所以,这部小说不能称为伟大的时代作品。
    木木读书:@剑行天下 :+1::+1::+1:
  • c312ed5593a4:特别认同你后面关于路遥的精神世界那一段。不止是路遥,其实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做为作家相对敏感,他也是以自己的视角去看世界并写出来。其实每个作家写出来的东西都是有自己过往经历的样子的。如果是一个演员,他可以通过演戏去体验各种不同的经历,但是做为普通人的我们呢?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不同作家的书,来代入书中进行体验的。
    木木读书:@曦尔2017 是的!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去读书,去体验,去经历的原因!:+1:
  • 简萌玺:点评犀利
  • 雷光祥:我已经忘记了,忘得一干二净。也许是看书太快的原因,当时也就一周左右看完。也许是家境比较好一点,没有太大的共鸣。但是,里面的精神应该一直鼓励着我,是的,是里面的精神。读这书的时候,我还是青春期,在以后的岁月里,开始了磨砺,开始了失败又重来。谢谢路遥!谢谢路遥!
    木木读书:@雷光祥 是的,无论如何,受到路遥奋斗精神鼓舞的读者们,都应该感谢路遥。毕竟,他是在用生命和灵魂在写作啊!
  • Crazy麻麻:《平凡的世界》我也是三部分一口气读完的,非常吸引人,也很能引起我的共鸣。三年前读的时候我就不大理解怎么就有个秀莲莫名其妙得跟老大回家了,感觉情节有点突兀。至于老二的那段初恋,我似乎没读出来,一直觉得他俩就是惺惺相惜的同学而已。
  • 青灯先生:我尝试读了几次,都浅尝辄止,接受不了太逼真的苦难的描写。有时候,苦难的现实需要浪漫主义来获得生活的信念和动力
  • 南蔻:就像你讲的那样,路遥太坚强,太勇猛,也许他太刻意的追求人生的意义,也许活着才有更大的人生意义。
  • 40abfe4b8ed0:我读完的感觉就是路遥是在书中找寻他要的那种不现实的自尊和生活吧,省委书记的女儿围着一个农村的小伙子转,门第之见在任何时候都存在,想想也不可能。或许作者本身有过类似的经历,只不过失败了,才在书中聊以慰藉吧,但是结局还是把人都给写死了……理想还是不能实现,还得面对现实。
    木木读书:@poetyl2008 你看的很真!确实如此!那是路遥内心极度的自尊、自恋、自卑在他作品中的深刻体现!:+1: :+1: :+1:
  • 彧翎Ling:以前的我,也不怎么爱读书,《平凡的世界》也确实是我真正意义上读完的一本文学一类的书,我也不知道这本书算不算真正的文学,但是,因为这本书,我喜欢上了文学一类的书籍。
    木木读书:@彧翎Ling 嗯嗯,好的!我记着啦!
    彧翎Ling: @木木读书书 确实是一本很神奇的书,也很感谢曾经结果我这边书的人,我也一直保持这看书的习惯,最近在看《飘》,希望有机会,你能做一个书单出来,让我可以看看跟多不一样的书,体会不一样的感受
    木木读书:算!当然算!因为它感动了很多人,也使人奋进,传递正能量,怎么能不算呢!只不过我们的阅读和眼界都在成长,我们借着它才得以成长。我跟你一样,都应该感谢路遥,因为是他,带我们进入了这样的一个神奇的精神世界!希望你以后能读更多的好书,共勉~!
  • 水吉:也是高中读的第一次,再读一次,感觉路遥很理想天真,不那么现实。小说读多了,自然胃口变大了。
    木木读书:@水吉 正解,所以我说他是打着现实主义口号的浪漫主义~
  • coral33啊: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的时候,高一,那时候的触动真的很大。也可以说是我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类小说,但是后来看完《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时候,我有种不自觉的愤怒,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当初缓缓而来的长篇故事以一种被逼出来的感觉出现刺激我时的不安感。我觉得你写的很好啊,突然又多了一些思考。
    木木读书:@coral123 谢谢,所以说,《平凡的世界》只有高中才能够读的进去的励志洗脑书,我前段时间为了写这篇文章,又大略读了一遍——真的是很难再读进去了。你读《早晨从中午开始》所感觉到的那种愤怒不安,我也感觉到过,因为路遥的灵魂其实就是愤怒而不安的。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读书还是要多读、多思,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益处。共勉!
  • 5c614962630b:看来,你读得不认真。所以,才有了如此轻易的背叛。
    木木读书:@不动心斋 额0.0,我不是低端粉,我是真诚的粉……
    5c614962630b: @木木读书书 你是低端粉吗?
    木木读书:@不动心斋 哈哈,你是高端黑吗~?
  • 6e5f3ab3cbc2:平凡的世界并不是励志的书,而是反映所谓的新中国x党上台以后导致中国整个社会进入红色恐怖主义的无休止的政治运动和无知愚昧的人整人人斗人的非人的非正常生活和苦难!这是无情的揭露和作者的浪漫主义的混合产物。路遥还没写文革武斗的恐怖呢!
    木木读书:@泉水叮咚_0b6f 这个……确实有所反映,不过至于路遥本人有没有有意达到那样的深度,还有待考证~
  • 妲视树:我看的时候觉得那是一个悲剧,然后认为路遥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人”因为我接受不了故事的结局,看到作者的文章,忽然觉得那是因为路遥太强大。我喜欢准确又美好的结局。
    木木读书:@妲视树 确实是个悲剧,而且我个人也倾向于认为,路遥确实有那么一点“精神有问题”。他的精神太亢奋、太激进了,有点过头了的感觉。所以我说,我懂了他,才开始心疼他。他在自己悲壮的梦中,把自己给活活累死了。(他极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嗜烟如命,真是拿生命在写作!)他如果能多活几年,说不定还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啊!唉!
  • 派森冲:《平凡的世界》也是我正儿八经读的第一本书,当时上高一。这本书带给我的影响也很深远,但没有像你思考的这么深😀多年后又看了一遍,依旧是一气呵成。我也曾看到过文中提到的这些问题,仔细想来的确是这样。但不妨碍它曾经带给我们的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话说看一个人的书真的要结合这个人的经历才能看的透彻,我竟从未去了解过路遥的生平😂
    木木读书:@潇湘雪菲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谢谢认真评价!:kissing_heart::kissing_heart::kissing_heart:
  • 世涂花开:you are what you read.

    you are what you write.

    You are what you eat.

    You are what you have said.
    木木读书:@林小姝 :+1::+1::+1:
  • 余晖皆烬:茅盾奖得主吗?听说过
    木木读书:@白昼终将夜 是的。路遥写这本书花了六年,写完之后不久,就把自己给累死了,只有43岁,正当壮年。
  • 陈狂:平凡的世界哪儿就三观不正了?
    木木读书:@陈狂 所以,你是对我这个作者写标题的思路、方法不认可,而不是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观点不认可,请问是这样的吗?如果是,那就请不必再回复啦,我们没必要彼此空耗在这里的~:smile::smile::smile:
    陈狂: @陈狂 嗯。我读的不太多,也就看了两遍。个人看法:不太认可这种刻意吸眼球的标题造法。
    木木读书:@陈狂 1、请注意我的标题,“真的很正吗?”的质疑,并不就是“不正”,而是有点“不太正”。
    2、如果你认真读了我的文章,我想你会发现,这个答案已经在行文中很显然地回答出来了。
    3、如果你认真读了还是不能明白,并且仍然有一些具体的、细节的关于路遥或者《平凡的世界》的问题的话,我想必会更乐意、更认真地回复你的!不管怎样,谢谢你对文章标题的关注。
  • 陶薰读书:一直没读过,听过几段收音机里的连播。感觉不是我的菜。
    一直不太喜欢太传统的文人。
    陶薰读书: @木木读书书 是的,读书是很私人的事情。所以,都说好的书,不一定适合自己。
    木木读书:@陶薰读书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读书当然也各有偏好。当然最重要的是从书中发现精神世界,增加智慧,陶冶情操!共勉~
  • 清澈的北风:读书的正确姿势:whale:
    木木读书:@清澈的北风 :smile::smile::smile:感谢认真阅读我的文章,希望没有浪费你的时间~:kissing_heart::kissing_heart::kissing_heart:

本文标题:《平凡的世界》三观真的很正吗?——我和路遥之间不得不说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qi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