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亲其亲,长其长,家和也,而天下未必平。亲其亲以及人之亲,长其长以及人之长,庶几天下可平乎?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
言而无责,故妄言者众。其言也,必也慎乎!实言相告,告之以礼,虽承言者难堪,而不能责于言者。此所谓:“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三人行必有我师。人皆有长于我者,我得而师之。奈何有未长于我者,而欲为我师。终日讲理,而于理不通,岂不误人子弟乎?有则言之,无则无言。何必强为师而教人,无所教而终见弃矣。
孟子謂樂正子曰:“子之從於子敖來,徒餔啜也。我不意子學古之道而以餔啜也。”
民以食为天,无食不活,故当求食。然人生一世,非徒为食也,其必也有重于食者。重于食者,其唯道乎?为食而食,殆矣。为道而食,善矣。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此古之义理也,今则有变。虽亦倡孝,然无后不为不孝。居有道之国,有后以传道且乐生也。居无道之国,虽有后,徒使子孙苦难,奴役于人,不如无后。况今世物价腾贵,育子女者颇不易。无容于城市,难返于故乡。且夫一国之政,始终在民。民不得安生,国将不国矣。
庚子年四月廿五
2020.05.17于北京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