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音乐是你,另一个自我复活的地方
《疏影琴事》(2):学古琴也是在学做人。

《疏影琴事》(2):学古琴也是在学做人。

作者: 虞灵机 | 来源:发表于2019-11-06 19:57 被阅读0次

01

在古琴的世界里,师徒关系十分重要。一对关系良好的师徒,其实是在互相成就的。师父对徒弟,就像精心养盆栽,时常浇水,时常修剪。这盆栽养得好看,摆出去,还能得到别人的赞赏。在师父的心里,这是一种成就。

可是另一方面呢,当这盆栽叶子发黄,水过多,根部又烂了,好的师父会反思,是不是自己哪里没做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我又应该怎样解决呢?这一思考,便是一种进步。

习琴者,大多数爱思考。他们会想,这首曲子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这几句之间的变化,是由强变弱,还是由弱变强比较好呢?这个地方的处理,是刚一点,还是柔一点?

习琴者不仅在曲子里思考,他们还会把在生活中领悟到的东西,放到曲子里面。就算是失败的经历,也是他们进步的阶梯。

古琴,其实是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一个载体。


02

对于徒弟而言,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会选择什么样的师父。学古琴,其实也是在学做人。

有些古琴老师,会给人一种淡泊名利,温和宽厚的感觉。从骨子里透着一种干净,一种睿智。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宁静平和的。就像波澜不惊的湖面,偶尔有几只飞鸟,掠过水面,掀起一朵朵小水花,很快地又平复下去了。

当我们想去亲近他们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甚至是穿衣打扮,从而达到一种“相似”的感觉。

往深处想,人们都需要安全感,如果他自身没有安全感,他会往外去找。徒弟从师父身上索取的,其实也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感觉。

03

有些成年人学古琴,是因为遭遇的烦心事太多,处于迷茫无助的状态里,需要舒适的环境,让他的灵魂可以安放。更需要一个明智,有远见的人,来给他指明方向。

有些人则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童年,如果小时候不被父母重视和理解,甚至是冷漠对待。从父母口中得不到赞美。这样子,很可能会找一个宽厚包容的长者,拜为师父,来填补内心所缺失的。

当师父表扬他一句,他会欣喜,同时也会有些不安。为了得到师父的认可,他会更努力地去练琴。

还有一些人,性格腼腆内向,不善于交际,他们喜欢独处,并且享受独处。学古琴,恰恰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对于别人来说,可能逛街、看电影、打游戏,是日常生活里的娱乐。但对于习琴者来说,花两三个小时,独自一个人练琴,也是他们的娱乐方式。

当然,也有一些人,他们只是单纯喜欢古琴,喜欢音乐,没有那么多细腻的感触。他们性情豁达、心志坚毅,寻找名师,只为了让自己琴技提升,这样的人,也是有的。

04

想要找到一个好师父,并不容易。这事很需要缘分。如果不是正式拜师了,只能称为师生,并不是师徒。

有些人,在初级阶段,就跟随过几个老师学习,不同派别的都有,结果,基础没打好,风格还没形成,就东学一套,西学一套,一上手弹琴,大曲子弹到一半,就开始乱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派别不同,在指法、风格、版本上面,会有所不同。他后面的老师,会把前面老师教的推翻,这就让学生的记忆混乱起来了。

也有些人,刚开始学琴,遇到不负责任的老师,半年下来,连基础指法都没学好。老师只有半桶水,收了钱,教完一个半小时的课,拍拍屁股就走,也不多关心学生的进度。对于学生的提问,那老师自己尚且不清楚,又如何给学生解惑呢?

还有的人,实在倒霉,遇到不好的老师,为了利益,把几千元的练习琴,卖到上万元。把上万元的琴,翻两三倍卖。那初学者,哪里知道琴好不好。拨两下弦,声音悦耳,便是好琴。至于琴有无打板、抗指、沙音等问题,他是不懂的。

05

真正的良师,有着自己的底线,并不会为了蝇头小利,坏了自己的口碑。他们对自己的徒弟学生,像是对待家里的小辈,充满爱意和体恤。又像是对着知己好友,难免生出惺惺相惜之意。

你看他们的时候,如同看一汪清泉,又如同看一个稚子。那种率真纯粹,那种沉静清雅,那种松柏风骨,都能从他们身上体现。

有些人以为,艺术家都是不谙世事的。学古琴的人,更是给人一种“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感觉。若有人看到一位琴家,低调内敛,沉默寡言,便以为他老实可欺,怠慢了对方。或者想用花言巧语蒙骗对方。

这是不对的。越是胸中有丘壑的人,越不喜欢张扬。你以为他们不懂阴谋诡计,其实他们心如明镜,只是不说破而已。

一个在专业领域里十分出色的人,其悟性比一般人都高,又怎么会是一个蠢人呢?

06

再者,学古琴,无论是想把它当作赖以生存的技能,还是想当作业余爱好,陶冶一下性情。都应该有一种好的学习态度。执着、细致、认真,以及懂得探索。学习态度端正了,学琴才会事半功倍。

同时,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慢慢地把自己的心胸打开。打开了以后,才能在山水中遨游,在天地间飞翔,从大自然中吸取灵气,在人世间体味甜酸苦辣。有了一颗包容的心,才会学着接受一切。

一个心胸狭窄,满腹算计的人,他学会了再多的演奏技巧,也弹不好古琴。心性歪了,从眼神里,谈吐中便透露出来。由内而外,带着一种让人不舒服的气息。这样的人,又如何让听众,把他的琴声,听进心里呢?且这类人,就算在古琴路上走了数十年。但是自身不正,又如何教出好的徒弟呢?

如果一开始就遇到良师,那确实很好,可以说是终身受益。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也不要气馁。在未来,总有一天会遇到的。用一句比较老套的话来说,“你看到他,便知道是他了。”

07

写这篇文章,我花了两天的时间,可以说是写得比较慢。开头写了6百多字,也暂时没用上。有时候会想把自己知道的,都写进去。有时候,会觉得词不达意,或者太过天马行空。

而且我知道自己学古琴的经历,也称不上有什么传奇性。我如同千千万万,对古琴有兴趣的普通人,在偶然的一个契机下,开始了学琴。到现今为止,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

隐去生活中一些细节,我会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当下的所思所想,都告诉大家。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望指正。


虞灵机:做过记者、编导。左手蓝白猫、右手小泰迪。座右铭: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

转载请标明出处,并附上作者简介。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疏影琴事》(2):学古琴也是在学做人。

    01 在古琴的世界里,师徒关系十分重要。一对关系良好的师徒,其实是在互相成就的。师父对徒弟,就像精心养盆栽,时常浇...

  • 《疏影琴事》(1):在寻找古琴的路上

    01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学古琴,其实是一场个人修行。人的心性如何,从琴声里便能知道。心浮气躁的人,弹琴轻重缓急...

  • 陪伴营宋元·0102

    苏东坡与《古琴吟》 《古琴吟》又名《相思曲》。关于这首琴歌的来历,有两种记载。 《琴学入门》和《琴学初津》的说法是...

  • 2020-02-21琴至梦启

    其实我想要学琴(古琴)的想法由来已久,只是苦于一直找不到学琴的渠道,转而先学了古筝。当然古筝我也是非常喜欢的。 然...

  • 古琴 | 我们为什么要学琴

    由于要做一场古琴分享会,和琴友讨论到“古琴能给大家带来什么”,不禁反问自身。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琴? 琴友说:我身...

  • 弹琴先听琴-你会听琴吗?

    学习古琴要先学会听古琴,不仅听老琴家弹,还要多听古琴音乐的CD录音。因为在学习古琴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对古琴音乐的欣...

  • 记录学琴之路1

    进入2020年第一周,今年的计划开始啦,其中一个学习目标——学习古琴,要学琴必先了解琴的历史。 古琴,又称瑶琴、玉...

  • 第二颗:学佛就是在学做人。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 做人是每个人都很看重的,而学佛也是个学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不限制你在何时、何地去做,只要你的心...

  • 学琴记

    学琴记 文/丁茉莉 最近比较清闲,女儿萌生了学古琴的想法,我当然大力...

  • 姑苏城内,收获满满 | 太始琴学·席行珺大师班圆满落幕!

    8月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多位琴友齐聚在苏州梧叶秋声古琴馆参加由大雅古琴网主办,守仁琴社承办的“太始.琴学——席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疏影琴事》(2):学古琴也是在学做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dp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