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孝顺的最好方法:家长的言传身教
01
放暑假了,有个父亲想起了身居他处的父母亲,想着儿子有着漫长的假期,于是强迫儿子去孝顺爷爷和奶奶,却没有想到这引起了儿子的反感。
孩子的成长,父母只是参与和引导者,而并非强迫者。
孝顺的教育需要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而不是父母的命令和强迫的指使。
前段时间,网络很流行一段小视频:儿子和媳妇不孝,儿媳用烂碗装饭菜让婆婆独自蹲在小板凳上吃饭,他们一家三口围桌吃着丰盛的饭菜……当儿子端起烂碗哭诉着:这碗不能扔掉,等你们老了还可以使用。那刻,儿媳和儿子的心灵才被震撼,媳妇才扶起婆婆一起用餐。
同样,农村有句俗话“房檐滴水点点照”里面也蕴含着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古时候,有个不孝子,他非常不孝敬自己的母亲。他不想养年迈的母亲,于是就要求儿子帮他一起把母亲抬到山上去,打算将母亲一人留在山上任由她自生自灭。
将要下山的时候,儿子叫住了父亲,让他把抬奶奶上来的箩筐一起拿回家。父亲好奇的问道:“还要它有什么用?”儿子果断的回答:“等你像奶奶一样老的时候,我和我的儿子用它来将你送上山啊。”父亲听完儿子的话,醒悟过来,为自己的行为感觉到羞愧,迅速的背着母亲回家,好好的孝敬她。
孩子小时候很多的学习靠的就是模仿。他们的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对好坏的辨别能力还不强,他对身边遇到的一切都是照版全搬的。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所以家长们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孩子们以后就会以同样方式对待回家长们。
“养不教,父之过”。孩子对父母的一切言行都非常用心的去模仿学习的。孩子的教养不够,显然是父母自己的教养不够的体现。
培养孩子孝顺的最好方法:家长的言传身教02
朋友小清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可是对待老人却很细心。
在老家,家里的饭菜是公公承包。婆婆来到城里她的家,为了一解婆婆不知道每天买啥菜的忧;二来抚平婆婆不懂吃什么菜的愁。小清每天都早早的起床煮各种有特色的早餐让婆婆品尝,并且到市场为婆婆买好每天的菜,并告知婆婆如何搭配后才匆匆忙忙的赶去上班。
下班回来也赶紧的帮忙做家务,照顾孩子,让婆婆多点时间拥有自己的空间。每次带孩子到郊外游玩,品尝美食,也会带上婆婆。
每当婆婆不舒服的时候,小清都主动的要求并且带婆婆去看病,买对病情最好的药让婆婆服用和使用。
小清的儿子见到小清为家里和工作的事情,每天早起晚睡的忙碌着。看到她对待老人家的态度。也效仿着。
每天小清下班回到家的时候,家门一看,儿子就会微笑的走过来拥抱迎接,并且说上一句:“抱抱妈妈,辛苦了。”这让辛苦了一天的小清感动不已,忙碌了一天的疲惫感瞬间烟消云散。
当小清坐在沙发的时候,儿子也会情不自禁的在旁边坐了下来。“妈妈,我帮你按摩一下,你辛苦了。”看着懂事的儿子,小清感觉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
培养孩子孝顺的最好方法:家长的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家长如果对老人的态度不好,给孩子树立了坏的榜样,那么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平日里也是以恶劣的态度对待家长的,反之就会体贴和关心着家长。
家长对孩子孝心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说它千百遍,还不如以身作则的来一次让孩子更加的牢记于心。
孩子的孝心都是在父母孝敬长辈的行为的潜移默化后产生的。要想孩子是个孝顺儿,父母必须要做好自己孝顺的言传身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