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声波大银
衡量一本书好与不好,我个人的评判标准是在于读完它后会不会感觉到疼——产生共鸣、击中痛点、相见恨晚的疼。《稀缺》就是这样一本让我产生疼痛感的书。
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应该像吃过一种难吃的食物般印象深刻且持久,这听起来有点扯淡。就继续以吃为例,无论多鲜美的东西,在第一次惊艳了你的味蕾之后,若再去吃它,得到的满足感多半会逐次递减,甚至会产生“这东西变了,不如以前好吃了,是不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换厨子了?”之类的质疑。东西很有可能根本就没变,是你的味蕾习惯了,腻了。
读优美的小说、刺激的悬疑推理故事大概也是如此,被美到了或是被惊到了之后,再读一遍,也就那样了。
但如果有人吃了他厌恶的榴莲、臭豆腐之类的食物,一般来说,他这辈子都不会再碰它们了——厌恶令他产生痛苦,没人愿意主动找虐。快乐一般转瞬即逝,至少效用递减,而痛苦则令人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致用类书籍多半令人痛苦:我早怎么没看到这本书、早怎么不明白这个道理,不然我一定怎样怎样...接下来一种可能是规避痛苦,让书走开,跟避开榴莲一样,这是人之本性;另一种可能是,来吧,狠狠虐我让我痛,我要从这里开始逆袭。
忙,还是瞎忙《稀缺》一书的副标题——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乍一看,大概会以为书里会论述一些诸如时间稀缺、精力稀缺、财富稀缺或是健康稀缺等资源稀缺的问题。看到作者简介,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家的跨界组合,便知绝不会如此简单地流于表面。
一如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叶航所作的推荐语:
本书两位作者把“稀缺”界定为一个心理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奇妙且深刻的视角。稀缺会俘获一个人的大脑。使他过于关注稀缺的对象从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这恰恰会导致稀缺状态进一步恶化而不是使它得到改善。
因此,真正可怕的不是资源的稀缺,而是俘获我们大脑的稀缺心态。
书中前两个部分,不断将经济学和心理学融合、切换,进一步探讨稀缺的根源所在。以行文中不断穿插的故事和实验为载体告诉我们"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这一副标题的英文原版,对此有人理解的是“为嘛你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命里无时你怎样去强求”,有人则干脆翻译为“长期太累和太穷会让人变成傻逼”…
本身拥有太少,却苛求太多,这后果很严重。关于本书的终极论点,我能想到的是这层意思。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书中有三个论述点让我印象深刻,所谓深刻,我以为是一定能把理论与自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联系得上才行,不然理论太高端却与自身无关,那基本没啥用。
论述一是,“带宽”一词的重新定义
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不断将我们的注意力吸入“管窥之见”的狭窄视野中,形成带宽负担,降低带宽容量,进而抑制我们大脑的各项基本能力——过于专注一件事情,其他诸如计算能力、决策能力、执行控制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必然受到制约。
可以理解为,用一台普通电脑开了全效打一天3D游戏,它的CPU必然满载,这时候你若想再打开网页查个资料,开个播放器听听歌,多半会卡顿。
刚刚过去的一周是我开了挂的一周。此前在日常生活之外就制定了【每天两小时看书、两千字日更、一小时陪小娃读书玩耍】的任务计划,这几乎占满了我的业余时间。公司总部领导突然驾临西南,提前了季度巡视工作,瞬间让我的生活兵荒马乱,而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迎接挑战,知难而上,借此测测自己的极限。
现在回头复盘这几天,可以说我是过上了一种“成功人士”的生活,朝五晚十二这是每日作息时间点,白天里陪领导在路上、在会议桌上、在酒桌上,晚上回家还要陪孩子、听课、看书、敲字。马上时间出现稀缺,选择也不得不做出——不能接送孩子上学、陪读也断了,有两天应酬到半夜,书也看不了了。
七天之后统计下来,只有敲字一万四,算是一项完成了的任务。这还是在天天起早贪黑、有两天只睡了四小时的情况下勉强完成的。期间工作上焦头烂额,家里基本啥事也没管,早出晚归孩子没见几面。在逼迫自己的状态下写出的东西,质量也不高。
昨天晚上终于送走领导,我回家倒头就睡,浑身酸痛。这一周的高负荷运转,除了在酒桌上与客户胡吃海吹貌似和谐美满,其他事情几乎一团糟,当真是兵荒马乱了。
对于凡人来说,成功人士的生活,立马拿来给你,你也hold不住。
论述二是,稀缺心态导致的穷人思维,会影响后续的行为和结果
五年前在东部沿海工作时,我长期接触到一大批某省北部人士,他们性格温良、吃苦耐劳,敢想敢干,却一直受困于贫穷,他们家乡周边几个县市都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男女,结婚都特别早,十六岁的男孩当了爹的我见过不下五个。过了十七八,就属于晚婚晚育的年龄,即使是在外打工,也要被拎回家乡相了亲结了婚生了娃,再出来讨生活。
当时觉得很不可思议,明明一个个的本身还是个小孩子,急着去当爹妈做什么?我爸二十出头生的我,我后来都觉得太早,因此我从小立志一定要三十以后婚育。这不代表当初我的认知水平有多高,只是能看到、感觉到养小孩不是个小事情,我不认为自己三十岁前有能力养育好后代,这能力在当时也仅仅归结在经济层面。
到现在,我与这一波人中的几个还有联系,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如今也不过二十三四岁,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至少有两个孩子,他们大多已经离婚,大多过得不如意,大多陷入贫穷和忙碌中,却又在这个圈儿里难以走得出来,就像他们的父辈一样。
他们之所以过得如此艰难,表面上的原因是很容易推导出来的。虽然金钱稀缺,但时间富裕人手富裕(爷爷辈也不过四五十岁),所以赶紧婚吧生吧,有人照顾。小两口出外奋斗,有了钱也有了更多孩子,进而发现精力和耐心变得稀缺了,忍无可忍,离吧。逐渐的,时间、金钱、亲情、爱情都稀缺了。
论述三是,关于余闲的选择问题
书中以出差时选择大、小行李箱子不同,人们装行李时选择就会不同为例展开这一论述。
余闲可以理解为我们用大行李箱装出差行李时没有用得上的富裕空间。这时候人们不会产生稀缺心态,也就不会需要大脑去权衡选择,衣物鞋帽洗漱用品装完了,箱子还有空间,我大可以随便放上相机电脑,出差空闲时拍拍照修修图,装装文艺偷偷闲,完全没有负担的样子。用小箱子时则不可以。
没有余闲就是稀缺的本质。这个时候倒是可以将诸多问题简单归结到财富稀缺上。没钱买大箱子,就没法享受到充裕的感受。金钱上的充裕不仅能让我们购买更多的商品,也会给予我们随意装箱的奢侈感、不用动脑权衡的奢侈感以及犯了错也无所谓的奢侈感。
富人自然会十分享受金钱上的余闲,就算iphone18出来了,人也是想买就买,买它十几个,亲朋好友人手一个玩玩,多余的拿来垫桌脚也不心疼。我要买一个都得考虑要不要去割肾。就算买回来也必是小心翼翼恨不得烧香供起来用着,生怕碎个屏破个角啥的,那不是我用它,是它在用我,所以只能干瞪眼,不买。
长期没有余闲的人,就会形成固有的一套贫穷思维。就算此后突然天降祥瑞,发了一笔小财,多半也是受稀缺思维控制,做不到优化利用。
我家乡县里有很多制衣小厂,行业年景时好时坏,经营思路也因人而异。大多数小老板收成好时,就立刻穿金戴银,购置豪车。仅有少数几个会选择升级设备、规模用于扩大再生产。2015年以后服装行业形势格外惨淡。一批小老板因此被淘汰出局——出卖破厂房、破车得来的那点钱远不够偿还原材料供应商的货款。而那些规模大些的厂家,至少有能力抗住风险,或是可以有资金适时转型去搞其他行业。
选择突然多了,就不会选了书中的第三部分,两位作者从个人、组织以及生活中的不同角度来建议人们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道理实在是太多了,每个人怎样把从书中得来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认知,尚且都会千差万别,怎么去付诸行动,行动中怎样控制执行能力更是一个长远且未知的问题。
现阶段怎样升级认知心态去拓展带宽,怎样权衡时间精力去获取财富,才是当务之急,闷头一顿蛮干什么都想做好,这是要不得的。《瓦尔登湖》作者梭罗说过“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所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所以说,人在任何时段,都要有所权衡,量力而行。
网友评论
不同阶段做合适的事,不能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