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志
#红书房#《国语集解》笔记73:我们的生态观

#红书房#《国语集解》笔记73:我们的生态观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07:17 被阅读5次

鲁语上·第12则

莒国纪公被杀。杀他的人不是别人,是他的儿子。他有两个儿子,僕和季它。纪公本来已经立了僕为太子,不料偏爱季它,于是废黜了僕。结果僕出手弑父。

王位或者皇位的继承制度为什么是立嫡?因为标准简单,争议较小,断了其他人的念想。但是止不住国君的偏好,自己破坏规矩。

僕杀了纪公后,带着他的玉跑到鲁国。鲁宣公派人行文告诉鲁国的正卿季孙行父。他说:莒国太子不怕因为我的缘故杀害了他的父君,还送来宝物,他对我太好了。替我封给他采邑,今天必须执行,不得违抗命令。

真是神奇,鲁国国君的是非观去哪了?

鲁国太史尅,遇到使者,看到了鲁宣公的文书,看不下去直接把文书给替换了。替换成:莒太子杀了他的国君,并偷窃了他的宝物来投奔,他不认识自己的穷凶顽固还想来接近我们,替我把他放逐到东夷去。今天必须执行,不得违抗命令。

第二天,负责执行的司寇复命,鲁宣公责问使者怎么把人送到东夷去了。使者告诉宣公是太史尅更改了文书。

宣公抓了太史尅,问:“违抗国君命令该当何罪,你听说过吗?”

太史尅也是硬气:“我拼着一死奋笔改写公文,岂止是听说!我还听说过:破坏法则的人是贼,藏匿贼的人是窝藏,偷盗宝玉的人是宄,用宄的财物的人是奸人!会使国君成为窝藏、奸人的人,是不能不除去的。我违抗了国君的命令,也不能不杀。”

鲁宣公说是我太贪,不是你的错。放了太史尅。

虽然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鲁宣公似乎过于随意了。

鲁语上·第13则

这一年夏天,鲁国宣公在泗水河边撒深网滥捕鱼。泗水在鲁国都城城北,从发源地向西南过城北。李零先生就在他《我们的中国》一书中考证鲁国都城的结构。洙水和泗水两河中间是当年孔夫子教徒的地方。关于捕鱼,古代有三时五取之说,唯独夏天不取,因为要让幼小长大繁殖。宣公犯了这个规矩。

里革于是割断了宣公的渔网扔了。

原文中有几个字都跟捕捉有关:罟,念古,是渔网的意思。罛,念估,还是渔网。罛,念柳,捕鱼的竹篓子。罝,念居,抓兔子的。罗,抓鸟的。天罗地网,抓鸟捕鱼。

里革说上古大寒之后和正月土气蛰发时,负责山川湖泽禁令的渔师才考虑使用鱼网和竹笼,去捕捉大鱼和鳖蜃等水产,用来在寝庙中祭祀祖先。这时让国人捕鱼,是为了帮助地下的阳气宣泄出来。

等到鸟兽繁殖,鱼长成,掌管鸟兽禁令的兽虞就开始禁止布置抓捕兔子和鸟的工具,只准用矛刺取鱼鳖,晒成肉干供夏天食用,这是为了帮助鸟兽的生长。

等到鸟兽长成,鱼鳖繁殖,掌管湖泽的官便禁止下网捕鱼,只准设陷阱和鸟网去猎获鸟兽,以供应宗庙和厨房的需要,而把小鱼养在河里等它们长大后再取来享用。

这些规矩都是有所节制,《阿凡达》里纳美人的观念。

到山上砍柴不能砍树苗,

到水边割草时不能割嫩草,

捕鱼时禁止捕幼鱼,

捕兽时要留下小鹿和小麋,

捕鸟时要保护雏鸟和鸟卵,

捕虫时要避免伤害幼虫。

这些都是为了使万物生长繁殖,正是古人的教导。

夏天正是鱼繁殖的时候,鲁宣公这时候下网,无疑是赶尽杀绝。今天海洋鱼类资源的减少,真是!

鲁宣公听完里革的话,我的错还好有里革纠正我,这是好事。并让侍从把渔网收起来,时时告诫自己。使者也是聪明人:与其收藏渔网,不如让里革在身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书房#《国语集解》笔记73:我们的生态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hn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