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斯普尼克恋人》,女主人公敏曾经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孩子,她说:
作为生在日本的韩籍的我来说,父母从小向我灌输这样的概念:在日本你是外国人,要想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就必须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变成强者。
变强本身并不是坏事,但我太习惯于自己是强者这点,而不想去理解众多的弱者。太习惯于健康,而不想去理解不巧不健康的人的痛苦。每当见到凡事焦头烂额走投无路的人,就认为无非是其本人努力不够造成的,将常发牢骚的人基本看成是懒汉。
在这种讲究实际的价值观下,从小很勤奋地学钢琴,脑袋里也全是变成一流钢琴手的念头,从来没考虑过别的事,青春期,男朋友有很多,却一次也没爱过,因为脑子里只装着练琴这事的我,没谈情说爱的闲功夫。
这种勤奋,让我在日本的钢琴比赛里,没败给任何人。但来到法国一年后,发现参加音乐比赛,每次都在最后阶段败给那些人。我以为那里出错了,焦躁不安,甚至气恼起来。后来慢慢发现:我身上缺乏某种宝贵的东西,就是音乐必不可少的作为人的深度(可以理解为:缺乏广博的温情与爱心)。
文中敏的性格就是推着自己成为强者的性格。
带着这种努力前行的人貌似很勤奋,却经常很困惑。
1.根本做不好事情
带着这种成为强者理念的人,总看到他们努力的身影。作为学生的他们早出晚归,作为上班族的他们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下班还继续上班,誓要比别人做得更多。然而有时候却发现尽管付出的时间比别人多出一倍甚至几倍,都不如一些聪明的孩子临时抱佛脚地努力一把。
工作中曾带着一个女生一起访谈,这位小妹文静而内向,在出发前做足十二分准备,包括化妆且穿得得体适宜、带齐访谈工具、做好访谈前的资料准备。在访谈中,她也很体贴地带了两个录音笔,以防万一出问题,访谈过程中一边安静地记笔记,一边像是很投入地看着被访者的眼睛,间或点头表示听得很入迷。随着访谈的深入,我发现做足功夫的她,经常出现听不清楚,漏听等情况,最终的结果是反复追问、或无法把握人物心情的核心问题,自然结果也流于表面。
事后她也跟我说,经常心不在那里,所以只能回去等心情在状态,再认真对照录音及笔录整理文本。这种不带心的工作自然没法把工作做好。
当她2个月实习期结束时,进步速度还不如实习才2个星期的小伙伴。临走前,我和她进行深入交谈,她说:其实不喜欢访谈工作,因为讨厌,所以工作时无法进入状态,出于一种浑噩的状态,如机器人一样活动,意识却不知道飘向何处,这种心态总让工作出错。但既然选择了做这份工作,就不能丢脸,要给别人很努力的感觉,而不是随随便便,书上不都是说,这样才容易被别人重用。
如挂着羊头卖狗肉地活着,以为照着社会标准的镜子做,肯定能达到某个点,然而却从来没达到,自己站在人生的河流,伤心,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法走到身边小伙伴轻易就能走到的点。
2.觉得人生是浪费的
在身边人的推动下,一直很努力地活着,最后却发现是零。
比如身边的小伙伴从幼儿园到名牌大学毕业,一直是好学生,得过很多奖,也考过所有人都考的证书。毕业时,以为凭着这些证书和文凭可以进入大企业,然而他没有,只是无奈地跑去从事一份与专业毫无相关的职业,与工厂流水线工人们为邻,薪水被老板压得刚够生存,还不给买五险一金。
以为再努力,在这个剥削人的企业忍一把,积攒几年功夫就可以调到知名企业,或者获得一官半职,又或者获得薪水的高涨,然而却没有,最后吭哧吭哧地跑去另外一家小企业,或者干脆回家生娃过日。
也许不理解的人,都在责怪他是弱者,但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就如模块一样填入社会的框里。
活到人生某个点,才蓦然发现,读了那么多书,考了那么多证,积攒了那些年的经验,最后还是零。就好像90年代的国企员工,以为进去就是一辈子,却猝不及防地企业倒闭,失业,人生从零开始,做领导也一无是处,只能放下身价,跑到街边做起大排档,一边满身汗油交夹地炒着河粉,一边吆喝着招呼客人。
以前带着各种赞誉身份的他们都去哪里了?以前的努力是为什么?仅仅是为暂时性地获取身边人或者社会的赞美?在别人推动下前行的人生,就这样一无是处?
早知道人生如此,是不是从开始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模样走,也许就能走出工匠一样的高度?
3.经常感知人生虚无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比如乔任梁,他的新粉丝说: 我现在发现他长得真的好帅,而且还充满着阳光 。。对朋友很好 ,有礼貌,热情,又经常捐款, 爱你来的太晚了对不起。
然而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不止一个朋友跟我说,上班是另外一个空壳的自己。工作内容重复单调,不想加班,没有特殊情况,下班立马走人,回去葛优躺地看看电视,刷刷手机,这种无意义的活动,总比上班强。除此外没任何爱好,偶尔在圈子里装装B,给平静的生活里漾起一点点虚荣的小水花。 找不到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道从何处出发去尝试。或许有些人房子车子孩子等物质上的东西都有了,内心还是无法找到充盈的感觉。到底缺什么?
在茫茫空气中,寻找,终究找不到一样让自己情绪能稍微激动的地方。
怎样才能恢复有活力的人生?
有研究表明:推着自己走的人,往往抹掉自己身上的感觉,去切合社会的标准框,不再感受肌肤的感觉,心脏的跳动,头脑的喜怒哀乐。这种不感觉,是为逃避“不喜欢的事情“给情绪带来的伤害。
就好像设计师,按照自己知识理念画图设计,却被老板批得一无是处,为不冒犯老板,只能按照老板的标准去做,到最后设计师的主动意识已悄然消失,变成一个按指令前行的机器人,也才能被社会所接受。
然而只有按自己真实想法去做,感受到这个决策在生活中所产生的正面意义,才能体会活着的兴奋。
一个2岁的小孩,在没有大人干扰的情况下,尝试着把一个小熊玩具吸附在玻璃上,第一次因为不懂任何技巧,小熊掉下来;第二次因为肉肉的小手很笨拙,小熊再次滑落;第三次,因为小手按压在玻璃上的力度不够,小熊再次滑落;第四次,他把身体重重压上去,小熊还是滑下来,但这些都没能激怒他,反而让他把整个身体的力气聚焦在右上,再次压在玻璃上,小熊玩具终于吸附上去。小孩很开心地一边咧嘴大笑一边为自己的成功鼓掌。这就是按照自己想法去操作所产生的兴奋感。尽管有错误,但是一次次错误后的成功,让自己产生由沿着内心想法去探索后,传达出的满足感。
如果一开始家长就抓着他的小手,把小熊吸附在玻璃上,恐怕小孩永远也体会不到自己身体对世界产生影响的意义。
小孩都知道的事情,我们怎么就忘掉了呢?
所以,回归自己的意愿去努力,才能找到真实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