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为止,第二期108天挑战赛已完成49天,顺利抵达49号站台。
从21天到49天,又经历了28天的手抄过程,中间没有停顿过,似乎不知不觉就到了第2站。这手抄的习惯动作真好,习惯的力量不容小觑。
这一段时间的手抄内容仍然是延续了《康震古诗词81课》,又学习摘抄了28课,到现在为止已学完60课。通过这样的手抄,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
就以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这首诗为例,这是一首描摹西湖美景的七绝,通俗易懂,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已经相当熟悉,而且可以倒背如流,其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名句经常被引用,但每学习一次就有一次新的收获。
这一次学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青春诗歌”。苏轼写这首诗时是37岁,此任杭州通判。曹植、王勃、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诗人,他们的代表作往往都是比较年轻的时候创作出来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当中,起码有半数以上应该称作“青春诗歌”。看来年轻真好,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想象力丰富,灵感来得快,这是没得比的。
还有就是苏轼不光是欣赏西湖、歌咏西湖,而且还是身体力行改造西湖的实践者,他使西湖变得更美。
苏轼写这首诗之后,过了十几年又来到西湖,这时他是杭州知州了,但是他重新看到的西湖,已经没有原来那么美了,正面临着被污染的境地。
作为杭州知州的父母官,他不能不管,因为西湖不仅是用来观赏的,更是当地经济生活的重要来源,于是苏轼开始了整治西湖的重大举措。
治理西湖,首先要清除西湖里的淤泥,然后就地取材、废物利用,正是用这些淤泥在湖里筑起一道宽五丈,长880丈的长堤,被后人称为苏堤。
并且在堤上筑起桥梁,这样一来,这条连接南北的长堤,就将西湖分成了内湖和外湖,这项举措既解决了西湖清除淤泥的处理问题,又方便了两岸的居民。
然后苏轼又部署西湖堤岸的美化事宜,那就是变植垂柳,因此就有了现在西湖“苏堤春晓”的景点。
有作为的官员,他做事一定是想着为老百姓造福的,当苏轼发现西湖清淤是件劳民伤财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之后,他又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那就是种植菱角。
他把岸边的湖面租给附近的农民种菱角,这些农民要保证水域清爽,适宜菱角生长,就必须及时清除杂草和淤泥,这样不就省去了大笔费用请人清淤,又解决了一些农民的生计问题吗?
当然什么事情都有个度,过剩了也不行,于是苏轼命人在湖心立起了三个石墩,规定石墩围起的水域不得种植。因此这三个石墩就成了现在西湖上的景观“三潭印月”。
西湖我早就去过,三潭印月也见识过,当时还以为是有意人为建造这么个景点,直到几天前读了这一课才知道这石墩的来历,真是开卷有益呀!所以手抄必须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