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实关键词的选择阶段就是关键词制定账户策略的阶段,很多通用词、行业词由于竞争激烈导致其出价往往很高,会占去投放总消费的一大半。而转化率比较高的词汇由于出价和语段问题,得不到充分的展现和点击。
PS:这么说的话那如果就是有很多通用的词汇必须要用,岂不是会占去很大一部分投资,这对中小企业的压榨就跟之前流量的压榨一样啊
2.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数据和技术会成为营销的主要手段,而DMP是其运用的底层平台。它帮助企业主和品牌获取流量,运营管理流量,从而获取更多有效转化,这也符合流量池思维的核心思路。
PS:……说白了就是基于大数据来筛选合适的用户进行拉新促活留存转化嘛,一般企业如果有能力做DMP,还会愁没流量吗,问题就是大多数都没能力啊……
3.在产品标题优化上,我建议:
第一,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买家的需要和搜索习惯设置产品标题关键词,充分利用标题关键词字数,避免标题中空格多或关键词堆砌,比如“新车特价”“新车特惠”两个词可以优化为“新车特价优惠”,省略字数以便填写更多其他关键词。
Q:这算是标题优化吗?个人感觉没多大区别啊,而且这也不算省略字数吧
4.活动给商家带来的好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 清库存。
• 累积销量和评论,增加流量(提高搜索排名等)和提高转化率(销量高、评论好)。
• 关联销售。
• 积累用户,后期想办法提高老用户回头率(对重复购买率的产品累计用户意义不大)。
• 提高品牌曝光度,增大知名度。
• 发现产品、客户、物流等环节的短板并加以改善。
PS:嗯,深有体会,之前的公司每次做活动只要不是方案有太大问题,不论是销售利润和流量都会有非常明显的增长,尤其是优惠券发放力度较大的时候很容易拉到新用户注册会员,促成之后的反复到店可能性,可以做到循环往复的拉新留存转化
5.品牌会把太多冗杂的信息放在落地页的点击页面上,这是特别错误的思路。
PS:也是很多运营中错误的思路,只顾自嗨,而忽略了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做不到从用户方出发去感知是不会有好的转化效果的
6.“不要让用户去思考,只要按照明确指示完成简单的操作”是一个营销执行团队必须具备的基础意识。
PS:大道至简。说白了,我们去替用户思考,只要让用户选择就够了,点击还是不点击,而非让他们自行再去寻找什么兑换优惠券的方式,毕竟谁那么闲……
7.在用户时间碎片化、流量分散的社会化媒体时代,想要靠单一形式的内容平台完成营销战役并获得良好效果的概率越来越小。
PS:现在用户接收信息的渠道多,信息量大,而且时间碎片化,单一的平台确实无法让人留下印象,更不用说促成转化了,所以如果进行直播营销,应该考虑从多平台入手来铺助
8.除了跟产品属性直接相关的场景型合作外,跨界方面,企业BD一定要重视娱乐资源和金融资源。
PS:用娱乐资源来做宣传,金融资源来增加收益,人脉资源,谈判能力,协调能力,感觉跟做招商的很像……
9.流量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自有流量,一是对外采购流量(无论是自媒体内容还是广告)。
Q:企业自有流量是怎么来的?
读完感觉整本书都是营销案例居多……而且作者真的也是在为神州专车打硬广告啊哈哈哈哈哈,实操经验确实很不错,但是我觉得后半部分基本是在说如何进行一场有效完美的营销,突然对运营和营销两个概念有点理不清了,二者是相辅相成还是互为表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