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经管金融自媒体做自己的理财师
中国富人为什么都从楼市转向私募基金?

中国富人为什么都从楼市转向私募基金?

作者: 朱习培 | 来源:发表于2018-07-09 16:29 被阅读26次

    手握12.01万亿流动资金,乘着产业转型升级的股权投资东风,2018又迎开门大吉的私募基金,可谓风头正盛。

    ——私募

    3月12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今年2月份私募备案登记月报。通过梳理可以发现,这份数据亮点颇多。

    首先,私募总规模突破12万亿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私募基金的管理总规模达到12.01万亿元,较上月增长了2500亿元,增幅为2.08%。

    从去年12月底的11.1万亿元到现在的12.01万亿元,仅用了2个月左右。相比2016年2月底的4.42万亿元,在两年时间里,私募规模增幅达172%,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

    如今,私募基金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成为大资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募基金几乎并驾齐驱,显示出了当下市场和投资者对私募基金的高度认可。

    其次,私募内部剧情反转

    2月市场震荡,证券私募规模略减,为2.6万亿;股权创投私募则继续高歌猛进,规模高达7.27万亿。百亿私募达到210家。

    从三大类私募基金的情况来看,在2月份股票市场大幅波动下,证券私募规模出现略有减少,而股权、创投私募则重拾升势、继续高歌,其他类私募略有增长。

    2017年私募基金规模的大幅增长,主要由股权私募爆发式增长推动。2018年开门红的1月,证券类私募大幅回暖,其他类私募也快速增长,成为私募总规模大增的主要力量;进入2月,私募内部剧情反转,股权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助力私募总规模突破了12万亿。

    从多家私募产品认购火爆的一幕就可以看到,资金是最聪明的。

    此外,在近期发行的私募基金中,有不少认购者是从楼市撤下来的投资者。经过近半年来楼市调控政策的狂轰滥炸,高净值人士普遍将私募基金视为非常合适的替代选择。

    【 01 】

    为什么从楼市转向私募

    过去很多年里,中国家庭的财富增值高度依赖房地产。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家庭的总资产中,房地产的占比长期徘徊在70%左右,这比美国的两倍还多。”

    这至少在两个方面显示中国家庭财富的脆弱性:

    资产配置太单一,经不起风险动荡;

    房地产价值不容易变现,中国家庭财富“容易被钢筋水泥凝固”。

    然而,如今在国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新房限售。

    前不久,中信银行开始对住房抵押贷款下手了,目前已暂停北京地区200万元以上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随着美联储继续加息,央行很可能跟随加息,之后存量房贷也会受到影响。增量房贷将更少更贵,所以一贷难求会愈演愈烈。不排除在央行和银监会的指导排查下, 越来越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暂停房抵贷,那样整个房地产市场就会大量失去流动性。

    此外,在刚刚结束的二会上,更是再次强调要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这就是彻底锁死流动性的手段,限售之后炒房成本大增,不确定性更大。

    在这样的环境趋势下,最终炒房团必然将彻底退场,房子就留下了居住属性。

    可是,如果不投资房地产,还有什么值得投资的“稳定选择”呢?

    确实,股票、期货、贵金属等等大类投资品,都不是“稳定选择”,它们往往是行情突然好上一两年,然后就会沉寂很长时间。

    其实,很多年前,欧美国家的家庭投资也是被房地产主导,现今,则是私募基金持续兴起,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成为主流。

    比如,美国家庭的资产结构中,保险、另类资产(比如不良资产投资)、金融衍生品往往成为“完善多元资产结构的侧翼”,而私募基金则成为美国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最大的养老基金——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其投资回报水平长期处于全美领先水平,而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的资产配置当中,私募基金是绝对的主角。

    美国第二大养老基金——加州教师退休基金,其投资回报率是美国养老基金中最高的,同时也是配置私募基金比例最高的。

    加州的养老基金是加州居民的重要财富来源,其投资回报又主要源于私募基金,换句话说,是私募基金创造的绝对投资回报,使加州居民过上了最富裕的生活。

    私募基金主要投资于绝对回报、实物资产、私人股权等资产类别,只有采取积极型投资,才能获得有吸引力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私募基金,其资金来源中,四分之一以上是养老基金。

    【 02 】

    高净值人群的构成及投资偏好

    根据贝恩公司和招商银行联合发布《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已达到158万人,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65万亿人民币。

    而截至2017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197万人,并且因为受益于他们投资渠道的多样性及合理的投资布局,财富增长幅度仍保持 21% 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高净值人群主要由过去的传统制造企业主向高新企业的投资人、高管集中,特别是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异军突起,呈现明显的高速增长态势。这也反映了趋势投资对个人或家庭财富增长的深度关联性。

    他们的投资偏好由传统的银行理财、信托、资管,逐步开始追逐高回报的私募股权基金,特别是契约型私募基金逐年被这些高净值人群看好。

    【 03 】

    私募基金替代房地产

    成为高净值人群标配资产

    目前,私募基金已经成为国内高净值人群的标准配置。这背后反映出中国富裕阶层的两大观念变化:

    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寻求资产组合的多样化;

    寻求新的、可靠的主流投资选项。

    普通投资者因为本金少,可供选择的资产种类也是有限的,随之眼界、视野受到很大局限,导致普通投资者更倾向选择那些“公认最赚钱”的单一资产(比如房地产)。

    但高净值人士因为本金多,可供选择的资产种类非常多,随之眼界和视野也更宽广,他们更倾向“精细化的资产配置”,并加大对新兴金融资产(比如私募基金)的配置比例。

    高净值人士则头脑比较灵活,当一项资产出现新的风险因素后,他们会适当调低对这项资产的配置比例,寻求别的更稳妥的投资机会,比如私募基金。

    【 04 】

    私募基金为何受国内高净值人群青睐

    ★ 私募基金操作灵活

    与公募基金十亿百亿的规模相比,规模较小的私募基金投资操作更为灵活,能及时跟进市场,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快进快出,投资策略众多。

    除此之外,私募基金的门槛较高,只面向少数特定投资者进行募集,因此能够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投资服务产品,满足客户的特殊投资需求。

    ★ 私募更规范更安全

    公募将收益放在第一位,私募更重视风险,私募的监管比信托有过之而无不及。信托有“一法三规”,私募基金有“一法六规”,特别是新规实施后私募大洗牌,行业运作更规范,信息披露更公开,私募产品也更具安全性!

    契约型私募基金与合伙制、公司制私募基金比较图

    ★ 私募追求绝对收益

    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的固定管理费较少,主要依靠提取业绩报酬生存,而超额业绩必须在每次净值创出新高后才可提取。

    因此,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和投资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投资者赚到钱,私募才能赚到钱。所以私募基金的激励机制更强,需要追求绝对的正收益。

    【 结语 】

    私募基金爆发的背后,不仅仅是资产配置方式的转变,更是经济发展的刚需。在这样的利好环境下,高净值人士也纷纷嗅到了难得的投资机遇。

    时代的变迁,经济的转型,资产配置的跨越,种种迹象和趋势表明,未来十年将会是私募基金投资的十年,与时间做朋友,收获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回报,还有那份执着而又年轻的财富梦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富人为什么都从楼市转向私募基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dt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