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18-20年初婚姻育儿专题精选心理
假民主型家庭教养出来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假民主型家庭教养出来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作者: Jk不二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7-02 13:07 被阅读231次
假民主型家庭教养出来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1

有一次我陪儿子看视频,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演示切玩具水果。

小女孩一边切鱼,一边认真地解说,“这是鱼。我不喜欢吃鱼,因为鱼有腥味。”

在一旁拍视频的妈妈马上说,“鱼营养很丰富的,应该要吃。”

小女孩有点尴尬,没有回应。

这两句对话很有意思。孩子对鱼的认识是从她自己的角度产生的,她觉得有腥味不喜欢吃,并没有错,她只是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认知和感受。

而妈妈的回答却是给她的话以否定。不管鱼是否有腥味都必须吃。

你看,即使是这样用心的妈妈也没意识到自己无形中想控制孩子的想法。

这种假民主型骨子里是策略版的控制型,父母通过学到的各种策略方法,和娃斗智斗勇,以达到自己提前设定好的目的。

可悲的是,由于家长本身就是在控制性的教育中成大的,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控制欲。

2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四种家庭教养风格,不同的风格影响了孩子的成长。我们不妨以此对照一下自己。

第一种∶代替孩子成长的溺爱型

这类风格的父母无限满足孩子的要求,却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父母过分保护孩子,做了孩子应该做,可以做的事。这种教养风格剥夺了孩子自我能力的培养 ,使宝贝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格。

长大以后,宝贝由于自小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听从自己的命令。当他们接触其他小朋友或走入社会时,可能会因挫折而拒绝接触社会,因被忽视而嫉妒和仇视他人,因不能自控而与人冲突,甚至产生严重的侵犯性行为问题。

第二种:放任孩子成长的忽视型

这类父母采取“放羊”的态度,让孩子自生自灭,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由于没有太多的机会与爸爸妈妈接触,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会倾向于用各种问题行为来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如生病,攻击他人或伤害自己,或其他一些奇怪的行为。

第三种∶限制孩子成长的控制型

这类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时刻盘旋在孩子头顶,严密监控孩子的行为,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父母过于干预限制了孩子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孩子缺乏安全感 ,焦虑, 适应性差。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一般比较乖, 但是孩子不快乐。孩子形成自卑、懦弱、冷漠等消极情绪,或产生不能克制的逆反、攻击和冲动行为,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第四种∶支持孩子成长的民主型

父母主动关爱,设立规则,温柔并坚持执行。亲子之间彼此尊重,你可以有你的想法, 我可以有我的想法。爱而不惯,言而不苛,民主平等,循循善诱,启发开导,以发挥孩子行动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显然,民主型最促进孩子的成长。但是在现实中,要切实执行并不那么容易。

比如,控制型和民主型父母都对孩子有控制欲,但他们对孩子的控制是有实质性区别的。

控制型父母的思维模式是“我觉得你应该……”“我都是为你好……”(此处省略数千字)他们很少顾及孩子的情感,并不关心孩子内心是怎么想的。他们强迫孩子去遵守那些只是体现他们父母自己意愿的规则和标准,他们几乎不给孩子任何自由表达的机会。这种控制型家庭生长的孩子自我评价比较低,情绪上也有很多焦虑。

其实,有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也是民主型的家长,因为我平时会以理解孩子的姿态去和他谈心,和孩子相处愉快。为了让娃更好地成长,我给他制定了各种学习生活计划。可是总是会有不如愿的事情发生,最明显的就是孩子会反抗,会说“不要!不要!”

比如,我总觉得孩子没有吃饱,连哄带骗让他多吃几口,可是每次他都会吐出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抓狂,有时还会忍不住吼他,甚至打他屁股。

后来,我意识到其实自己内心是想控制孩子的成长,失控的现实让我沮丧。我总是希望孩子按照我设定好的路走,尽管也很注意尊重他,但是心里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我所做的很多事情只是引导着孩子往自己设定的目标上靠。

这种“定时定量”的方法并不奏效,于是我决定改变,更多听孩子的决定。比如吃饭,当他说“饱饱了”,我就收拾碗筷,培养他自己的判断能力。没想到,孩子吃饭却越来越好。

可见,如果民主包裹着控制的外壳,最后让孩子变成一个没有自信,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4

那么到底真正的民主型家庭教养风格是怎样的呢?

(1)彼此尊重

每个孩子都是个独立的生命体,尊重他,无条件接纳他,无条件地爱他,为他搭建平台,让他自己飞,而不是让他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民主型父母是“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做更好” ,他们对孩子的态度是理解和接纳的。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孩子能做的,就让他做 。家长会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鼓励孩子去尝试, 甚至冒险, 让他用自己的手和腿, 用体验来学习 ,以发挥孩子行动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温柔地坚持规则

民主教育并不是放任自流,没有规则的。只是在执行规则的时候,父母会主动关心孩子的感受,考虑孩子的想法,同时也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向孩子解释必须遵守某些规则的道理。因为有尊重,亲子关系融洽,孩子就比较容易自愿地去遵守父母的规定。

这个规则是灵活的,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通常是孩子能够达到的,更重要的是,父母会让孩子自主决定怎样达到父母的期望。如果违反规则,父母不是简单的打骂,而是心理的疏导和行为的适当约束。

真正好的教育,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眼睛带来光明。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都想民主地对待孩子,可是有时候还是会不自觉地使用非民主的方式。这是因为我们虽然明白民主的好处,但是非民主是我们熟悉的行为模式。我们大多数就是在非民主的教育下长大的,很多陈旧的思维模式已经转化成我们的潜意识。

转变需要时间,我们可以在接纳自己的过程中,慢慢熟悉民主的模式。当我们可以用民主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时候,也就自然知道如何对待孩子了。


欢迎关注文集《解码孩子的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竹竿砖头:民主是一个奢侈品,不是谁想用就能用。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情况下,什么是民主?这类孩子能跟辛苦恣睢的父母谈谈自己的民主吗?都快饿死了,哪管什么民主?
    还有就是亿万富翁洛克菲勒的孩子给父亲擦皮鞋赚零花钱,这算不算民主?这样的民主又该怎么算?
  • 木虞煲娱汤:现在做小孩不容易,当爸妈也不容易啊
  • 刘昱廷:讲的好
    Jk不二子:@刘昱廷 谢谢鼓励❤
  • kayiko:每次看到这类文章都觉得当家长真是太难了,怎么做都不对,每个孩子都是独立而不同的个体,每个家长也都有自己应对的方法,也给家长一些呼吸的空间吧,每代人都长得挺好,没有哪一代人是家长怎么怎么了而孩子就被毁的
  • 知了光影阿甘:可惜大多数父母想要控制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走,并告诉孩子我都是为了你好,相信我我是你家长不会害你的。
    知了光影阿甘:@Miss豆子 但是那样就总是长不大,虽然可能我们都不想长大,但是以后呢,父母毕竟不能陪伴我们一辈子对吧
    Miss小豆子:@知了光影阿甘 我就是想摆脱妈妈的掌控的人 出来自己混 混成什么样了:fearful:我想回去无忧无虑的日子:sob:
    Jk不二子:@知了光影阿甘 成长为有爱有智慧的父母,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幸运。
  • 小川想编程:教育是一种过程,需要慢慢探索与成长。
    Jk不二子:@小川想编程 同意👍
  • 小肥媳妇乐同妈:写的太好了!分析透彻,真还有事例,贴近生活,而且还不是空洞的大道理,喜欢!
    Jk不二子:@小肥媳妇乐同妈 感谢你的赞赏,感恩❤

本文标题:假民主型家庭教养出来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md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