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阴 封城30天
这段封城禁足的日子里,和父母、女儿、先生宅在家里的那些朝夕相处的时候,我们常常发生口角。我们湖北疫区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解封,也就是说我和家人也许还要这样相处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因为不会说话,关系总是很紧张的话,那么家真的可能就变成了牢笼。就连雪静老师在群里都在批评我不会好好讲话,于是,我深刻反思自己在说话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年来,不知道自己说了多少不过脑子的话,无数把“刀子”直插亲人和朋友的心里。想想,自己真真叫做不会说话。
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大半是因为大脑处于自动驾驶的模式中,用自己最熟悉、最不动脑子的方式回应眼前的人和事。长期以来的信口开河、口无遮拦的模式一旦开启就很容易对最亲近的家人和和朋友很不友好和客气,其实,这是相当不明智的做法。当我们用冷漠的语言伤害周围的人的时候,他们的负面情绪会在这个空间里游荡,最终回报在我们自己身上来。
好好说话真的很重要,它关乎着我们的幸福,关系着和谐关系的建立,再不好好说话,这个世界都不会理你了。然而“好好说话”真的不容易。说来好笑,即使我在讲台上、在诊室里侃侃而谈、挥洒自如,但直到今天我依然是个经常不会说话、一不小心就说错话的人。
我是个天性大大咧咧的人,容易伤人而不自知,不自觉地犯过很多错,给人添过很多堵,让人家明里暗里骂一句“你能不能好好说话?”我这样心大的人总会欠缺察言观色的敏锐,无法洞悉别人的言外之意,我许多次被人乐呵呵地刺痛,然后还觉得莫名其妙,我还有很多次听到别人的道歉“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不要多心。”
听话的时候可以心大,说话的时候必须心思缜密,而这绝不是做好好先生、提升自我素质和涵养就能做到的,好好说话不是天生的,这可是个复杂严密的技术活儿,需要后天勤奋锻炼出来的。我们需要用解剖刀,把说话的条理捋清晰;我们要用显微镜,把说话的基本要素变得一目了然;我们要从以前讲过的话中吸取经验教训。总之通过反思,我争取变得谦和而又自信,善变而又守拙,光彩夺目而又机锋内敛。把自己变得会讲话一点。
好好说话,其实是好好思考,“三思而后言”,不要口不择言、胡言乱语。其实,“好口才”都是来自“好用心”,我们如果懒得用心,那么在撞碎别人玻璃心的同时自己也被玻璃渣割得满身是伤,这就怪不得别人了。在成功所需要的一切因素里,相较于出身、机遇、精力、智力、意志、品质,我们最能控制的其实就是说话,但是,这件事又最难控制。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是我们行走江湖的重要生存技能,这是世道人心和文化结构改变后带来的重要要求。
特别是现在这个网络让话语传播更快、更广,但网络的放大和固定效应让说话的风险越来越大。说错一句话,代价有多大?可以让官员下马,可以让明星挨骂,可以让企业破产,可以让个人成为众矢之的。从来没有哪个时代,个人随口一句话可以一天之内引起全国舆论大哗,说话,居然变成一件如此可怕的事情。总之,我们不得不说话,不精彩不行;我们也不得不谨慎地说话,不小心不行。不能逃避,那就必须勇敢面对。
即便是夸奖别人也不能用力太猛,过犹不及,给人造成不靠谱的印象。记得我以前在中心医院工作的时候,曾经和科室主任、同事们一起去探望一位二次剖宫产术后的同事。当时医生正在给她换药,我看那伤口歪歪扭扭的,便问她第一次给她做手术的是谁?这同事说是主任,当时我就懵了,主任也在场,我这样揭老底太不道德了。于是,我赶紧说:这伤口缝得真漂亮!看着主任脸色阴沉了,同事们抿嘴在笑,我立马补了一句:比我缝得漂亮多了!
当时,我真的的没用脑子,明明这伤口缝得丑,我要去触碰这个话题,碰了以后明明知道是个大脓包,别去动它即可,我却还使劲儿去挤,挤出一大堆脓液,让人看着就难受,偏偏我又还涂脂抹粉一下,真把自己弄得像跳梁小丑,愚不可及也臭气熏天。其实,要夸奖一个人,坦率地说出你欣赏的地方,而你所选的那些优点必须是实在而具体的,否则听起来就会像是虚伪的套话。夸奖的话越走心越好、越细致越好、越具体越好。
同时,自夸也要不露痕迹、不动声色,不能太过招摇,那种沿街吆喝、老王卖瓜式的自吹自擂,只会让人觉得你是江湖郎中,拉低了你的层次,降低了你的格调,很难获得他人的信任。要将我们最耀眼的资历或者资本,以一种极为平淡的口吻,看似漫不经心的吐露在自己讲话的内容里。
说话一定要给自己留余地,不要说得太满,否则将来会给人留下笑柄的。之前那个留下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师,结果辞职后压根儿没去哪儿,而是结婚了,这就很尴尬。我曾经在很多单位工作过,原来的老领导、老同事们对我评价还不错,这是因为我离职时给他们留下了好印象。我离开前后从来不会去评论原单位的是非,到处诉说自己的委屈。要知道每换一个工作,应该是一种资历和人脉的养成和积累,而不是和过去的彻底断绝。
有时候即使犯了点小错误也不要太过于纠结,不停地去解释。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我们连一篇长文都不愿意读完,生活中、说话时偶尔的小错误,谁又愿意被你揪着,没完没了地听你解释呢?更何况,误会才需要澄清,错误只需要承认,任何解释其实都是把错误无穷放大,让原本可以遗忘的地方变得无法忽视了。这个时候, 解释等于掩饰,掩饰等于事实。
当年高晓松酒驾引发追尾事故,入狱受罚,面对公众他说了七个字“对不起,永不再犯。”此外,没有多余解释。结果这件不算小的事很快被遗忘,也没对他本人造成多大的影响。相反,著名艺人陶喆出轨事件道歉时长篇累牍解释不说,还制作了详细的PPT,这下吃瓜群众想忘也忘不了了。错了就错了,认错就好嘛!何必太多解释呢?你不是宇宙的中心,没人在意你到底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好好说话是门技术活儿,既有理论基础,也有生活中的直觉感悟。说话技能的修炼是学无止境的。我知道自己的德行,这些年来在说话上面还是老犯错误,只是比年轻的时候好多了。这并非自己进步太大,而是岁数大了,环境改变了,没那么多机会出丑了。在“好好说话”上面还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并且还要练到老。特别是在这段较长时间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更是需要好好锤炼这门技艺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