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并不姓老,本姓张。家里排行第六,有五个姐姐。周围的朋友都已经习惯了叫老六,叫得久了,许多人连他的本名都记不起了。
说老六,还得从老六的父亲张府说起,张府是个独子,单名一个“府”字,取人丁兴旺、家业昌盛之意。
张府一心想要个儿子……
第一个,姑娘,张春花,小名:领兄
第二个,姑娘,张夏木,小名:跟兄
第三个,姑娘,张秋叶,小名:连兄
第四个,姑娘,张冬梅,小名:满桌子
够一桌了……
第五个,姑娘,取名张招弟,小名都省了。
第六个,儿子,正月初六生的,取名张六久,寓意顺顺久久。
一路生下来,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罚没了!牛、羊、拖拉机、家具、后来门都被卸走了…… 也没能挡住老六出生的脚步。
老六出生后,张府把家搬到通辽,张府家祖传面食手艺,尤其是手擀面,传了三代。张家面馆开业后,生意一直不错。
老六也得到传承,他不喜欢开面馆,念完高中就开始混社会。张府对老六没有要求,都由着老六性子来。老六也还懂事,没让老爸操心,只是脾气有点倔,张府也不管,倒是常念叨,倔儿不败家。
老六也只是笑……
几年前,张府过世。面馆生意日益衰落,老六这才收起心,开始打理面馆的生意。虽然得到父亲的真传,但接手后生意还是不温不火。
老六信命,请人来算命,算命的说老六父亲去世了,罩不住他了,要改面馆的名字才行。老六把“张记面馆”改为“老六面馆”,又进行了高档装修,但生意一直不见起色……
千金一勺卤,万贯一口汤。每次进店,看到门口的对联,老六都心里愧疚,自己这是在吃父亲的老本。
怎样才能把家传的手艺发扬光大呢?
一天,老六念研究生的二姐有事,让老六拿录音笔去代上一节马克思主义课,课后他和教授闲聊。
教授:小伙子做什么工作?
老六:以前做过长方形混凝土瞬间移动师,还卖过室内温度控制设备,室内光线控制设备,学过光学设备民用,现在做餐饮,正在研究单品品牌推广。
教授:经历挺多,还高大上。
老六:我给翻译一下,就是工地搬过砖,卖过空调和窗帘,印刷厂学过激光排照,现在开面馆,主做手擀面。
教授:哈,有意思。
老六:你讲这课程也太简单了,什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透过现像看本质,见路不走啊,我小时候就听说过,耳朵都听出茧子了。这和生活也没什么关系,学这有啥用啊?
教授:听的多了,你认为就没啥用了。其实你未必真的懂,即使懂了,也未必能操作得了,这些道理可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老六:咱们不说那些大道理了,就说手擀面,手擀面比机器做的面要好吃,这对吧?
教授:不绝对,用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话解释,好吃的面,它的标准就是厚薄,软硬,爽滑,是有标准的,只要达到这个标准,不管是手工还是机器做,都叫好吃的面。
解放思想,就是你只认为手擀面好吃,那这个面就没办法实现市场占有量最大化,它受制于人。如果你认为机器也能做出手擀面一样的效果,那它就可以无限制的复制,而且机器可以不请假,不受外界因素干扰,质量始终是一样的。
老六:那实事求是和见路不走呢?
教授:实事求是可以这样理解,你做的手擀面确实好吃,运营模式也是可复制的,那么在通辽开几家直营店,加盟店,这是有可能的。如果你以肯德基和麦当劳为目标,那就不是实事求是,那是吹牛了。
见路不走,是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路,这个路不要怕和别人一样,也不要怕和别人不一样,不要左顾右看,只看你自己,只看市场。
老六:今天下午真是没有白来啊,收获很多。有时间去面馆,我亲自下厨,还能给你打个十一折!
教授:十一折?力度挺大啊!
老六回去认真思考了这次对话,把饭店的高档装修改成大众风格,并且投入5万元,请民大食品工程的研究生设计制造了一台手擀面机器,把家传的手艺进行改革,进行精准流程化操作,做到饭店无厨师,全部是操作工,透明厨房,类似肯德基模式,又不是肯德基模式。
在市里建立了一个半成品中心,辐射全市开始招商加盟,不收加盟费,只是卖机器和阶梯价提供半成品。
一年的时间发展了6家加盟店……
店名也做了更改——“老六禅面”
听说最近正在筹划一个项目----老六禅面旗舰5S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