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商纣王 帝辛 商朝 抹黑 历史
帝辛是商朝的末代君主,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主流史学专业界里公认在正史里可信度排名靠后的,其把帝辛(后来被贬称为商纣王)写得很恶,如:
好酒淫乐,嬖(宠爱)于妇人……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周武王趁帝辛的主力军东征强敌在外(“纣克东夷而殒其身”[1]),“闪电战”[2]偷袭帝辛,在商的首都决战的牧野之战前的誓师辞《尚书》中列举了帝辛的四条罪状——只听妇人言、不认真祭祀、不重用亲戚、任用逃犯做官。[3]
只听妇人言周武王只有观点而并没给出案例,只有观点而没有证据,妇人的话并不代表错,李世民和朱元璋听了夫人的话而放弃了原来自己的观点,他们的夫人是后人歌颂的女性名人。而且帝辛如此生猛之人[4][5],不可能只听妇人言。
不认真祭祀,那现代人就更加不认真了。
帝辛改掉之前拿活人俘虏殉葬祭祀的规矩,把他们组织起来表演歌舞。[6]殷墟考古来看,商朝末期的人祭和人殉都很少,甚至没有西周中早期严重。从各种文物中,看不出帝辛有太多暴行。[7]
重用亲戚是任人为亲,而不是唯才是举,曹操就是不用旧的传统的察举制,更加“唯才是举”所以人才济济,而不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杨坚的科举制被我誉为中国古代真正的四大发明之一,为的更加“唯才是举”。
用别人的逃犯做官也是唯才是举,二战时纳粹德国就有不少被精英逃出去服务盟国,陈胜、吴广、曹操也曾是逃犯。
商朝时女性地位高,女性可以拥有封地,还可以担任辅政大臣或将军;到了西周时,女性地位就大大下降了,不仅不能拥有封地,也不能参与国事。商纣王与苏妲己“淫乱失国”的故事其实反映了殷人男女平等的历史。商朝时用人不重视家庭身份,王族成员并没有太多被委以(忑券);其他国家的奴隶、农奴逃往商国,就获得自由,一部分贤能之人甚至被任用为官员;殷墟甲骨文中有许多“小臣x”之类的人名,大多是出身卑微之人;西周时实行绝对的世官制,任人唯亲,才指责帝辛“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8][9][7]
商朝注重非贵族,更加注重平等,而周朝注重贵族,注重礼治,过度的要求礼和等级制,周联合贵族灭了商又给贵族建立(李亿)系统,中国古代那么注重礼,可以怀疑最早是从周人为了(筒子)的(核发)性所为,因为他们(腿饭)的是当时更好的能者上、不注重先来后到血缘关系的用人制度。
孟子虽然是批评帝辛的典型人物,但也说《尚书》不能尽信:
尽信《(尚)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尚书》的一篇),取二三策而已矣。[10]
西周初年时所宣扬的帝辛的罪状,除了《尚书》中的那四条,也就只有酗酒和号称自己有命在天了。但周武王的爸爸周文王(遗言是干掉商朝)也喜欢喝酒,《论衡》载其“飲酒千鍾”。后来的历代皇帝也号称自己是天子,是天选之人。
《论语》也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说: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11]
认为帝辛被后人所抹黑,并没这么坏,学者顾颉刚也认可[12]。
费仲劝谏帝辛处死已经抓起来的周文王,但帝辛认为:
夫仁义者,上所以劝下也,今昌好仁义,诛之不可。[13]
仁义的人,君主可以用来劝导臣民。周文王就是这种人,不应该杀。
《史记》记载:
……(比干)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帝辛的叔父比干,为人忠耻正直。他见纣王荒淫失政,暴虐无道,常常直言劝谏,后纣王怒而摘其心。[2]
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比干庙碑文记载比干在公元前1029年去世。也就是说,帝辛的商朝灭亡后比干还活了17年。[14]
河南淇县朝歌镇有后人修建帝辛之墓,当地人民均以帝辛为荣。[7]
毛润之也说:
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4]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这是虚张的说法。[15]
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反对他。纣王去打徐夷(是个大国,在现在的徐州附近),打了好几年,把那个国家灭掉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他这个国家为什么分裂?就是因为这三个人都是反对派。而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通外国。给纣王翻案的就讲这个道理。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微子是汉奸,周应该封他,但是不敢封,而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后来武庚造反了,才封微子,把微子封为宋,就是商丘。[16]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94203/32b9385a27740447.jpg)
来源及释义:
-
《左传》/昭公/昭公十一年。 ↩
-
《尚书》/牧誓:
今殷王纣唯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昏弃其家国;遗其王父兄弟不用,乃唯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 ↩ -
《荀子》/非相篇 记载:
(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史记》/殷本纪 也载: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帝辛也被誉为“百克(百战百胜)”。 ↩ ↩ -
《史记》:“自燔于火(投火自焚)而死”。;
《克殷解》:“厚以自焚”。
估计还为了让面目全非,而让周武王不能以此确凿告之部队。 ↩ -
甲骨文合集·630:
癸酉卜,贞,多妣献小臣卅、小妾卅于帚。 ↩ -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 ↩
-
杨宝成《殷墟文化研究》。 ↩
-
《孟子》/尽心章句 下。 ↩
-
《论语》/子张。 ↩
-
顾颉刚《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 ↩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
《商纣王与比干之谜》还是《商纣王的历史真面目》湖南卫视。 ↩
-
毛润之1958年11月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谈话,陈晋 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1158页收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版。 ↩
-
毛润之1959年6月22日同吴芝圃等人的谈话 ,《党的文献》/1995年第4期收录。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