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伤寒
《伤寒论》笔记84| 风湿—桂枝附子汤

《伤寒论》笔记84| 风湿—桂枝附子汤

作者: 江南_ac34 | 来源:发表于2020-05-07 20:41 被阅读0次

一八九、“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溏,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从这条开始连续三个方子治疗风湿痛风。伤寒八九日应该传经了,结果“不呕”,代表病没有入少阳,也“不渴”,代表病也没️入阳明,“脉浮虚”,代表还有表证,濇脉代表湿。

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病本来要进入少阳或阳明的,结果被湿挡到。得此证的人为素有湿之人,《内经》讲“湿伤于下”,古人久坐湿地得湿,现代人是吹空调致湿,本来汗从三焦系统到皮肤表面欲出,毛孔被冷气关闭,汗出来后并不会原路返回,便停在皮肤下,日积月累汗水积到肌肉关节里成湿。

素有湿之人得表证时,开桂枝汤或麻黄汤里都没有去湿的药,故发表时湿去不掉。张仲景开的第一个去风湿的方子就是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附子二枚,去皮炮,破八片,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劈。

桂枝汤拿掉白芍,加入炮附子即桂枝附子汤。

炮附子去寒,桂枝去风,用桂枝附子汤代表病人有风有寒。风的意思是全身到处游走,这种风湿痛会游走,一会儿痛这一会儿痛那,一看到到处游走的痛就想到桂枝。

一般来说,只要有痛,大部分都有寒。这个方子说明张仲景时代就知道痛来自于寒。寒影响人体内的水气循环,慢慢累积起来产生压力,压力产生痛,故用炮附子治疗痛。炮附子无孔不入,把寒蒸发掉,水气循环顺畅。桂枝和炮附子并用,全身肌肉痛不能转侧,一剂即解。

姜甘草补津液,若只用桂枝和炮附子,喝完同样去痛但会便秘,故中医是治水,西医是验血,拿验血报告去开处方简直就是鸡同鸭脚。

用量及煎煮法:

重用炮附子,如果桂枝4钱,炮附子1两2钱。故临床上炮附子5钱,桂枝2钱,生姜2片,炙甘草2钱,大枣12枚(10或15枚均可,不用计较,因为是食物)。六碗煮两碗,分温三服,即早中饭各一次。

“若其人大便溏,小便自利者”,说明此人有湿了,没有风,故用去桂枝加白术汤,白术去湿。

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方

白术四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三枚炮,大枣十二枚劈,生姜三两。

桂枝汤去桂枝白芍加术附即此方,重用炮附子。

用量及煎煮法:

炮附子5钱(胖子8钱),白术3钱,炙甘草2钱,生姜两片,大枣12枚。六碗煮两碗,分温三服,即早中饭各一次。

刚开始服的时候,全身关节麻痹,以为是中了附子毒,其实不是,是湿在动,因为附子走表。半天后,头有昏眩现象,勿大惊小怪,是因为术附走皮肉在逐水气,水气还没有清出来。这个水气就是寒湿,附子去寒,白术去湿,附子把白术带到四枝关节,把四肢关节的湿去掉。

有头昏代表有游走,就可以加桂枝2钱。也可以不加,因为“药不暝眩,厥疾弗瘳”,药力到时会有瞑眩现象。若病人有风有寒又有湿,也完全可以开桂枝白术附子汤。

针灸:膝盖风湿下针“膝五针”,扎完后摸摸脉,如果没有表证就是白术附子汤。

相关文章

  • 《伤寒论》笔记84| 风湿—桂枝附子汤

    一八九、“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

  • 《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原文: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

  • 三十六,附子桂枝类方

    桂枝加附子汤 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伤寒论》(...

  • 附子+甘草

    (附子, 甘草) 共20个方剂使用: 茯苓四逆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麻黄附...

  • 经方治疗痛症

    桂枝汤是脉浮弱治风湿肌肉痛; 桂枝加附子汤是脉浮弱汗出遂漏不止小便难的风湿痛; 芍药甘草汤是脉浮弱小便数心烦的风湿...

  •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当然桂枝加附子汤还不...

  • 从桂枝加附子汤证所想

    昨日翻阅伤寒论讲座,看到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

  • 《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

    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

  • 白术+甘草

    (白术, 甘草) 共16个方剂使用: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甘草附子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人参汤,理中丸,麻...

  • 六、温里剂

    1、温中祛寒 理中丸→参术姜草 (人参汤) 附子理中丸→理中丸+附子 桂枝人参汤→理中丸+桂枝 方中: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伤寒论》笔记84| 风湿—桂枝附子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cg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