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如果你想知道抖机灵和真幽默的区别,请读这本书;如果你想知道唱高调与真实干的区别,请读这本书;如果你想知道卖情怀与真担当的区别,请读这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不过如此》,略带叹息的书名中透露着一股“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淡定。作者是崔永元,一个因思想清醒而睡不着觉的人。在“小崔”迷之微笑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近几年争议的背后是其坚持自己信念遇到现实的激烈反应还是他对世界的理解原本就有偏颇?本文想通过这本自传,寻找其中的线索。
在“小崔”迷之微笑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我是笑着读完这本书的,全程在笑。这不是对方卖力地逗你的尬笑,是作者在简练的文字背后试图传递给你的会心一笑。
本书的写作时间是2001年,崔永元38岁。他选了俞平伯《中年》一文中的四个字作为书名,即不过如此。此时崔永元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似乎都很满意。他选择对既往38年的生活经历用一种幽默平和的心态来回顾。也就是说,笔者在通读全书中不时咯咯地笑,乃是崔永远有意为之。
刘震云在序言中强调,文化的力量使这本书显得与众不同。他的参照系是其他主持人。阿城的在序言中强调,实话实说是本书的特色。两人各说了一个方面,刘震云说的是本书及作者的人文关怀。阿城说的是本书及作者的内容风格。
就人文关怀讲,作者写了很多小人物以及在自己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中秉持的理念。将老百姓家长里短故事上升到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确实难得。就实话实说讲,作者并不讳言自己的过失。能够做到这两点,我觉得还应该加一个因素,此即崔永元在书中坦言的“平民心态”。不装腔作势,不高高在上,不自以为了不起,有此心态,才有“不过如此”之感慨。同其他同类书籍相比,你会发现,崔永元只是平和地叙述自己的故事,而少了叙述之后板着脸的说教和延伸。不煽情,不卖惨,就这么平淡,就这么坦然。
这种平民心态或者说“不过如此”的心态从何而来?本人试图透过几个关键词来寻找:
1大院子弟
本人对“大院子弟”这个词的使用是中性的。在崔永元的成长过程中,朋友的帮助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应该属于那种蔫坏型的选手,不出头在背后捅咕,他自己说是“貌似忠厚”。周围朋友的感染使他自己也受了文化的熏陶。
2小人书
小人书是他精神世界的主要内容,他透过小人书接受历史的厚重、艺术的奢华以及哲学的严谨。爱看小人书,不能算是他独有的爱好,而应看成是那一代的嗜好。他花了很大的篇幅写自己对小人书的痴迷。
3英雄
他说自己活在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主要是指那时候的样板戏以及各种先烈事迹。但他由最初的行为模仿到最后的追踪事实原型,并没有改变自己对英雄的崇拜,因为他发现现实的故事比电影戏剧中更传奇。他的英雄观是“英雄脱颖而出是关键时刻行为超越了常人”,非关键时刻呢?英雄也和我们平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缺点。
4主持人
到底是《实话实说》节目成就了崔永元,还是崔永元成就了《实话实说》,这是一个难分难解的问题。在本书中,作者也回答了观众的疑问,“如果不做《实话实说》,崔永元还会成为我们心中的小崔吗?”。从记者到主持人,崔永元的工作接触的是最平常普通的老百姓,而记者主持人的职业操守又使得他愿意实话实说,这与他的价值观契合。
这四个关键词的背后,构成了崔永元的特色。但这特色的背后隐含了一个普遍的时代背景,即执政党的革命爱国教育。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到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崔永元精神发育的轨迹,始终处在领袖文章的影响下。因而,我们在崔永元的书中看不到胡适梁实秋,在他成长的那个年代,这些名字是禁止的。他也很有可能读过,但那时以后的事情。同其他主持人出名之后“不是往传统文化上靠,就是往近代名流的思想上靠”不同,崔永远所坚持的,始终是“平民心态”。
而他的坚持,同那些伪装者相比显得特别本真,同那些自诩者相比显得特别易近,同那些趋炎附势者相比显得特别可信。这就是崔永元的笑容力量。
【相关】:读史手记-那还废什么话,读白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