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缺憾

作者: 陆小华1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11:50 被阅读61次

语言的缺憾

我平生除了能说好普通话之外,还会说四、五种海南方言。

能说好普通话,以至把普通话当成了自己的母语,主要是当年父亲强制的结果。上世纪的1960年代初,我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父亲把我送到了当地的一所部队子女寄宿学校读书。在这所部队小学里,我的同学绝大多数都是东北四野部队的军人的子女。他们都讲普通话。在那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你既使不想说、不习惯说,也必须要说普通话。否则你没办法和人家交流,没办法融入这个集体。从部队小学毕业之后,转到地方学校上中学。在中学里,我和同学之间,及同学与同学之间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就比较混杂了,有时是用普通话,有时是用海南方言,也有用其它方言的。

我在外面使用什么语言与别人交流,父亲鞭长莫及——管不着。但是在家里,他则严格要求我们所有的家庭成员之间,必须讲普通话!

在这之前,我们家人之间交流,使用的语言也混杂。我们几个兄弟和母亲之间的交流,讲的是岛南崖城的家乡话——迈话;而我们兄弟之间的交流,讲的则是海南话。我们和父亲之间的交流,也是说海南话。父母之间说的,则是崖城的军话。生活中,语言是一种每天都在使用的东西。一但你养成了习惯,要改起来就觉得非常别扭、十分困难。那一段时间,兄弟之间用普通话交谈别扭且不说,就连周围的海南籍干部在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后,也颇多闲言碎语。但是,在父亲大人的强权之下,我们除了跟母亲说话时改不掉使用迈话的习惯之外,其余的——兄弟之间、父子之间交流时的语言习惯,还是被彻底的颠复了。

现在想来,也正是父亲的这种超前、带有一点先锋性质的举措,居然让我们一生受益匪浅。我们兄弟几个,都能把普通话操练得纯熟,别人甚至都无法从你说话的语音上听出来你就是海南的土著。而且我们都能把所要表达的意思,用普通话表达得精细、准确。而对于后来从事文学艺术写作的我来说,更是至关重要。我对文学的理解,无非是一种普通话的书面语言艺术。如果你要我手写我口,必须娴熟使用普通话。

因为受海南方言的影响(毕竟是不同于普通话语系),以海南方言作为母语的人在使用普通话写作时,往往难以从本地域的民间方言中直接汲取语言营养、汲取民间生动的语汇、生动的表达方式,加上方言自身词汇的局限性,方言思维的句式、修辞及与普通话有所差别等等原因,我们这一代和上一代出自海南本土的作家,一般都只能写一些散文类的文学作品。即使是在写这些作品时,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大多是在模拟书面化的语言,或是模拟某个特定的散文作家的语言。当碰上小说、影视剧本这一类文体,需要大量使用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去表现人物、刻画人物,需要更复杂的修辞方式的时候,本土出生、方言思维、方言母语的土著作家们,往往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了。不会调侃、不会幽默、不会诙谐,语言修辞风格单调、呆板、不生动。所以,这一块土地上,一直没有出现能把小说、影视剧本这一类文体写得十分优秀的作家。

海南建省之后,各个省份的人员大量涌入,普通话成为这个海岛上的人交流时经常使用的工具。在很多公共场合,我都能看到海南籍的父母在刻意要求他们的子女讲普通话。孩子们似乎也习惯了讲普通话。就连从我们这样的土著的女儿口中说出来的海南话,都生硬得让人不能听了。由此我想,在我们下一代的本土海南人中,出一批优秀的小说家、戏剧家,从语言角度来说,应该不再有困难,甚至还会因为北方各省的移民增多,同样的语系间可以互相学习,语言营养因此变得的丰富,进而有了语言杂交的优势。

再回头说到方言,光我们岛南的崖城家乡话我就会说两种:一种是军话,一种是迈话。另外海南话、广州话、汕头话也能说、能懂。在海南岛这样一个有只3万平方公里、800万人口的海岛上,竟有十数种方言在交杂着的使用,这不能不让人惊叹!究其原因,那是由于历史上的戍边造成的结果。南方各省的军人带来了他们区域的语言,语系之间亦混杂,甚至会因此派生出一些杂交性的语言。其实,能懂得这些方言,也不是我刻意要去学习的结果,无非是受一种语言环境的熏陶、影响。而懂得几种方言,确实给我的文学写作上带来很多的便利。相对于那些大陆来的写家,我有了解地域的优势,因为我能懂海南人!

而让我对于语言所产生的缺憾感,则是因为早年女儿在学习英语和我在使用电脑之后所引发的。

那时,每天早上听着早起的女儿在叽里哇啦地朗读英语课文,心中就有一种异样的落伍的感觉。这洋话我竟话我竟一句也听不懂!1992年,我买了一台没有硬盘的286电脑,并开始学习使用电脑写作。早期的电脑可没现在的电脑那么好使。一打开电脑,需要使用英文DOS命令。比如,要把磁盘格式化(FORMAT);比如,软盘拷贝(DISKCOP)。这时,不会英文的你,就只能面对着计算机手册,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按。所以,不会英语,总是在我心中引发出一种有所缺憾的感觉。

我不敢说我有语言天赋。但是我在机械记忆力好的青少年时期,确是能把老三篇、能把《南征北战》等电影中的台词背得一句不漏。那个时代的愚民教育,可以说是毁掉了一代人的智力。我想,以当年这么好的机械记忆力,如果是用来学习英语,随便背记上千个英语单词,应该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而对我来说,还不单单是年龄段、机械记忆力好这两点。那时,我是有学习好英语的机遇的,只可惜没有抓住这个机遇。

当年我读中学时,我们年级就有一个很好的英语教师,姓芶,四川外国语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因为出身方面的原因,沦落到了我们这所五指山区的自治州中学。可惜的是,那时候,我们一班同学都不知道能有这么一个优秀的英文教师执教,那可真是天赐的机缘。班上倒也有几个热爱英语的学生,他们常常围着芶老师转。有趣的是,他们为了避开这姓氏读音上的尴尬,都刻意把这“芶”姓,轻读成“勾”或者用“高”字音代之。他们叫着他“勾老师或高老师”。我们知道那个字的正确读法。一班英语无用论的支持者们,就故意重重地读出“狗老师”,并且常常在上课时跟他捣乱。上英文课时,他读lesson one(课一),我们就故意读成“跟谁玩?”。为了让我们能认真学习英语,他总是给我们说,“列宁教导我们,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而我们的表现,又每每的让他失望。有一次,在他这样说了之后,我就曾经在课堂上当面顶撞他。我说,“学英语学了有什么用嘛?学了能跟牛讲去吗?”于是惹得班上的学生哄堂大笑。我听出这笑中绝大多数是在支持赞成我的。这一点也不奇怪,当年读书无用论正渗入我们民族的灵魂。时代又是那样一种封闭、禁锢的文革时代。我们毕业后的前途,不外是上山下乡去修理地球,或者是去工厂当一名操板手的工人阶级。

因为有了这种缺憾,有时我就会想,如果能用几种方言去交换一门外语,比如英语,那我会毫不犹豫地交换。有时我又会想,如果真的交换了,你就缺乏了了解这一块土地、这一方人等生活、思想的工具,你就无法写出带有地域特征的艺术文字。有时则会理智地、全面地考虑这一切,我想,在我们这个汉语的国度,生活在这个海南方言地区,说交换其实不必,也不可能。我的普通话母语已经操练得很纯熟,方言也会几种,表达和交流都不会让我感到有什么不方便,但是有一点是你不得不考虑的:既使你不出国门,如果你想要在艺术上、学问上走得更高、走得更远、知道得更多,你恐怕还是应该掌握一门外语。

 1997年

相关文章

  • 语言的缺憾

    语言的缺憾 我平生除了能说好普通话之外,还会说四、五种海南方言。 能说好普通话,以至把普通话当成了自己的母语,主要...

  • 缺憾

    越来越多接受缺憾的人是否表示世界也美好了? 一直以来至真至诚的赞美喷涌如泉,人们好像也更向往完美的品行,呵斥各种不...

  • 缺憾

    八年了,虽然时常关注着你,可是却没有机会见你!如今,能看到你成长的这么好,这么活泼可爱,我心里的痛少了许多!也打心...

  • 缺憾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和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和下人比较,使我们骄满。 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

  • 缺憾

    蝉要在黑暗中经历完它四分之三点人生,就为了得到最后为数几天的光明和自由飞翔于世界的权利。 螳历经千辛,终获挚爱,可...

  • 缺憾

    光芒四射的太阳\虽好,但是终究得不到他人的怀抱。 纯洁无瑕的月亮\虽好,终究只能活在他人的光芒之中。 美丽壮大的银...

  • 缺憾

    你怎能不明了 烟火再热闹 还有屋檐遮视角 星辰也无法将天空吞掉 ...

  • 缺憾

    朱会利 焦点讲师班五期 洛阳 坚持分享第757天《缺憾》2018.12.03 在洛阳龙门有一座特殊的石窟...

  • 缺憾

    日月拾贝‖在谷满谷栏目‖同题诗赛诗稿02.09.12:00截稿 村童时 玩伴里我们叫 有兔唇的做缺子 多个指头的做...

  • 缺憾

    受了再多的伤害,也不会龌龊的反击! 总是对身边的人心太软, 不能果断的在关键时刻用铁腕政策对敌! 也许能鞠躬尽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言的缺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ag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