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两天的海量阅读的课程,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七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扫尾课。
我们的教材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呢?在课堂上,比分析课文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学习的能力。第七课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学生对课型并不陌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我在课堂上稍稍添加讲了一些科普文的说明方法,这也是四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能力的素养。小学阶段,最常见的说明方法莫过于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了。我们从课文中找出一个例子,稍加引导,学生就能自己也举个同样的例子来。
“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吗?”我提问。
“发现是看到了,发明是创造出来了”,秦浩瑜同学快速抢答到。
“请同学们两两合作,提出你的问题,并试着回答,同桌需要帮助的,俩人可以交流沟通。”
第二单元是问题策略单元,为了达到语文要素的目标,我们用了大量的时间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大部分的问题学生们都能我问你答,最后我收尾总结。
今天也是这样的。有学生的问题是:为什么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即可有学生回答了出来。
还有的学生问:科学技术发明都是对我们好的吗?
其实他想表达的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对人类都是有利的吗?
我们一致认为这个问题很高深,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科学技术发明对我们的生活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学生认为科学技术的发明也是有坏处的。我便让不同意见看法的学生各自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有利亦有弊。
科学技术的发明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进,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快捷。可是,这一系列的超常,也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比如各种化工的污染等等。我们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用这句诗来表达科学技术的发明?”
“千树万树说明树多,科学发明的多。说明社会发展的快。”任家宝同学回答的特别好。
最后有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认为提出的最好的问题写在课文的旁边。这篇课文就学完了。
整节课,任家宝和秦浩瑜两个小男生,不管是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真的是甚得我心。
我当然也知道每个孩子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接受学生的不同,接受不同的学生,接受不同学生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