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灵思域动
很多打卡小程序在确定习惯养成时,都会设置21天这个目标,我也一直以为只要坚持一件事情21天就可以养成这个习惯,而这个习惯将会固定不变,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实现证明我把习惯这件事情想得太自然而然了。
坚持了70几天的写作,要说已经养成了坚不可摧的习惯了吧,昨天,我还是被意志薄弱打败了。
昨天休息一天都在家,也没做什么,就是在家里转悠,做家务。可晃到了下午,还是觉得脑袋空空,就是没法打开简书的网页静心打字,时不时想起这个东西要在网上买,那个事情要在网上搜,晚餐一家人又出去吃个饭,散步才回来。
其实一直就没忘记还没有日更的事儿,但就是紧张不起来,想想反正可以使用复活卡,干脆今天就休息一天吧。
坚持了快三个月还是给自己放松一马,这样到底算是习惯养成了,还是没养成?
“习惯成自然”,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一句话。为了搞明白习惯到底是什么,我特意查了些资料。
习惯是由大脑底部的基底核驱动的,那是一块高尔夫球大小的组织。基底核控制着我们的行为,但它藏得很深,本能地运行,所以我们意识不到它。
只要频繁反复练习,按道理说几乎可以养成任何习惯,产生自控力。练出这种能力需要一些努力。习惯本质上是惯性,一种继续把你一直做的事情做下去(或者继续不做你一直不做的事情)的强烈倾向。
研究显示,如果你能坚持某种行为约18个月,你就会形成一种几乎要永远做下去的强烈倾向。
好吧,70多天的坚持离18个月还远着呢,难怪中间还是会有懈怠的时候,还好有简书日更天数在盯着我,天数越多,越不忍中断。
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作者都希格提出习惯养成的核心观点是,分三步走的“习惯回路”能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步是信号,用信号来告诉你的大脑进入自动运行模式,以及使用哪种习惯。
第二步是形成常规,可是以肢体性、心理性或情感性的常规。
第三步是奖励,这能帮助你的大脑发现这个特定的回路是不是“值得记下来以备后用”。反复练习可以加强这个回路,直到逐渐变成自动反应。
首先,是决定养成哪些习惯。有的是好习惯,比如运动、早起、读书; 有的是坏习惯,如果列出自己最大的三个坏习惯,下定决心戒掉,坚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相信我们的人生轨迹会大大改善。
第二步是形成常规,反复使用。就像我想通过坚持输出的方式练习思考力,就让自己养成写作的习惯来加强自己的思考。动力就是坚持输出,以心理性的要求来坚持经常写,形成常规写作。
第三步是以奖励的形式让大脑发现并记住这件事情可以带来的好处,或者愉悦感、成就感,也就是需要一些外在刺激来加深这种记忆。
回过头来再来思考,为什么我会坚持了十几天后还是会中断写作,原因就在于第三步,没有适时奖励,并且复活卡还一直在那儿诱惑着自己。
得找一个没有负担又会让人欣喜的奖励来鼓励一下自己。排除掉消费型奖励,一是因为现在真不觉得缺什么东西是特别想要的,自己也没那么大的购物欲望,生活所需和一些小的低奢品作为奖励其实没有多大的激励作用。二是真要购物,赶在商家做活动时买,才是理性消费。咱也不能为了奖励自己,就瞎花钱。
旅行计划啥的,又太遥远,不可能每过一段时间就出去旅行一次,这不现实。
琢磨了半天,想了两招适合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奖励方法:
1
坚持写作10天,带家人一起在外面吃一顿。经常在外吃饭其实并不好,容易吃得过多长肉,也不卫生,权衡了一下,一个月最多在外吃三餐,还可以控制餐饮消费。没到10天就使用了复活卡,吃顿好的就别想了,老老实实在家做饭吧。
2
在微信-腾迅理财通里面设置一个梦想计划,梦想是500篇,每篇存入20元,等到50万字的时候,就有1万的自我奖励稿费。这个钱虽然不多,但也不会成为压力,还有收益,这样既有了目标,又存了钱,一举两得。
开始梦想计划 存入的第一笔奖励这么想来,愉悦感、成就感都有了。每天提交完文章,就离我的一万元更近了一步。相信等一万元存到的时候,习惯也早已养成,不会再纠结写还是不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