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一部现实题材的短篇小说。
作品讲述了一个乡村女孩玉米的故事。玉米是一个特别地心细,又特别地好强,还特别地顾家的一个姑娘。
她的父亲王连方是村支书的时候,在王家庄,玉米简直就是一个“金凤凰”,成了全庄人羡慕的对象。
王家庄的人都一致认为:以玉米的家境和模样一定能嫁一个好人家。玉米私下里也相信自己的前程也会比王家庄的其他人更好些。
果然,她父亲王连方托人给她介绍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一个飞行员,飞行员对当时的乡村人来说,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玉米特别满意这门亲事。玉米与飞行员谈恋爱的那段时间,飞行员彭国梁给他们家带来了无比的“光荣”,无比的“荣耀”,就好像她们家都“上了天”一样。
这种“光荣”与“荣耀”在飞行员彭国梁去玉米家的那段时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是玉米家“最有脸”的时候,玉米仿佛也真的成了“金凤凰”。她成了全庄人的焦点。
然而一切的美好都终止在她的父亲王连方被“双开除”之后。王连方被“双开除”了,不再是村支了,他们家“倒了”,玉米美好的亲事也黄了。
玉米从“金凤凰”立马变成了一个“没人要”的了。村里的人也不在让着她们,甚至还欺负她们,诽谤她们。
玉米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作者写到“心冷一次岁数自然要长一次。人就是以这种方式一次又一次地长大的,心同样也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死掉的。这和年月反而没有什么关系了。”玉米长大了,她的“心”却死了。
玉米是一个目标很明确的人。她一心想找机会把自己家丢掉的“脸面”挣回来。可是那个年代,女孩子除了嫁人一条出路之外,别无选择。
于是玉米拜托她父亲给她找一个男人,只要有“权”就行,不管怎么样的都可以,五十岁也好,六十岁也罢。反正她要利用嫁人的机会把家里的“脸面”挣回来的。
最终,如她所愿,她终于嫁给了一个可以做她“父亲”的人 ,但那个人很有“权”。她深刻地意识到了“权”是个好东西,为了“权”,要她嫁给谁都可以。
玉米对“权”有着变态的“执着”。
这种“执着”在玉米第一次在家“掌权”的时候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喜欢把什么都抓在手里的感觉。
别看玉米在王家庄人五人六的,在“郭主任”,也就是她的丈夫面前却低微得很,巴结得很。
在她父亲还是村支书的的时候,她非常唾弃这种人,没想到到头来,她自己也成为了“这种人”,甚至比她以往唾弃的人都不如。
玉米成熟的太早。十几岁的人,就有那样的心性,那样的心机。我们三十几岁的人都自叹不如。
玉米在她父亲做村支书时是享受过权利的便利与优待的。
有权的时候,一切都是好的,连介绍的对象都是好的,都是对她疼爱有加的,依恋不舍的。
在王家庄,只有她挑别人的刺,没有人敢挑她的刺,别人都是奉承她的,而她又是极度尖酸刻薄的,嘴上不饶人的。
当她父亲被“双开除”,没“权”的时候,村里人开始不优待她了,甚至还欺负她,说她的不是。连她的爱人也抛弃了她。
有权的时候 ,怎么样都可以,没权的时候,怎么样都不可以。所以玉米对权利才有着变态的执着。甚至为了追逐权利,不择手段,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全赔给了权利。
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力令人感叹,令人敬畏,同时也令人胆战。
毕飞宇的文字细腻、犀利、绵长,让人回味无穷、想象无穷。
他特别擅长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很深刻,富有感染力。我发现他每次写要出大事之前,都有一段很长的景物描写,描写得很细致,而且描写的景物总会与要发生的故事产生关联。
他用细腻而又深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个个立体的、活生生的生命。这些“生命”出现在一个看似“平凡”的世界里,却演绎着一个残酷的故事。
《玉米》这篇小说具有时代的“烙印”,玉米这个人物也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她的思想停留在那个“不公平”的年代,停留在王家庄,为了家里的“脸面”她也只能走上一条让人唾弃的路。
我想,如果那个时代,女孩子除了嫁人,还有更多的选择的话,玉米或者会走上一条自立自强的道路。
《玉米》不仅讲述了一个人的悲哀,更讲述了一个时代的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