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首诗表明,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而且是人们文化身份的标志和群体记忆的载体。

顺着时代的发展,普通话成为了我们交流的语言,不仅仅是在校园生活中、媒介时代,甚至是日常家庭聊天,我们习惯了普通话交流。
因为习惯了讲普通话,没有听过我说本地方言的他们,理所应当地把我当作了外地人。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碣石同胞,我无奈。远离家乡,我来到了一个陌生又遥远的地方,在这里开启了我的大学生活。
在这里,我却很迷茫。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聚在一个屋檐下的时候,即使我们交流用的语言是普通话,但每当与父母视频聊天听到那熟悉的方言起,我很愉悦,似乎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乡音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沟通方式,是我们最亲近的语言。它让我们懂得——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乡音会带你回家,故乡并不遥远。
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carrier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语言不仅是重要的沟通方式,也是中国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信息载体。
乡音缭绕在夜梦中耳边响起的鸡鸣,在辽阔的田野里越飘越响,旭日东升,凉风微拂,海平面贴着炽红的年轮,慢慢亲吻苍穹。
一放假,我便急切地踏上归程。我背着包走出火车站,呼吸着这久违的新鲜空气,感觉真好。爸爸迎面走来说:“回来嘞哟?”顺手接过了我的背包。我一边环顾着车站小景,一边答道:“回来啦!”车站里许多人急切地站在出站口,一个劲儿地往车站里面看。有些人手里还举着牌子大喊:“喂,这儿!嘿,这儿嘞,别往旁边看!”这时便有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跑出来,欢快地拥抱那个叫喊的人。很多人都在急切地搜寻自己的孩子,找到了便欣喜地大喊孩子的乳名,又加一句:“爸在这儿呢!”
我坐上爸爸的车,回到了小区。熟悉的叔叔阿姨见到我们,一个个都笑着问:“回来啦!”我们也笑着回答:“对呀!回来了!”
车刚停稳,我便奔跑着推那熟悉的黑漆木门,这一推,那熟悉的乡音扑面而来;这一推,故园春草夏蝉,秋叶冬雀,通通浮现眼前。
爷爷总爱坐于小院,仰头眯眼,看阳光下檐角的影子在云霞间变换脚步。我则窜上跳下,和哥哥在院子追逐。玩累了就攀着爷爷的臂,央求他和上一盆肥皂水,我们则弯一个铁圈,在肥皂水里来回涮涮,然后你吹一口我吹一口,小院上空,回荡着老人孩童的欢笑声,不多时,大大小小的泡泡飘了满院,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日子如斯,五彩斑斓。
故园雨多,被雨困住的日子无所事事,只好趴在窗台上,看雨水顺着屋檐留下,不多时,就聚成一排,水帘洞般。也曾偷着跑到台沿边,踮起脚,将手伸长些,盼着雨在手心留住。也有时光脚,带上小帽,奔向院中踩水花。爷爷见状,并不气恼,还跟身边的奶奶说:“孩子么,让他玩去,淋点雨没事的。”但他们也不会让我玩得太久,回来后迅速帮我擦身换干燥衣服,且总有一碗天底下最难喝的姜汤等着我。出满口微黄的牙,拍着大腿喊着家乡话:哥哥正喝着水,也在冲着我笑:嗑着瓜子、一脑袋水花的姐姐正惬意地摆弄着靓丽的头发。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我接着又去了妈妈的工作单位,去给那些小草小花浇水。它们还没蔫儿,精神抖擞地站在那儿。一定是有人常常浇水,得意地朝着我笑的爸爸,好像正等着我夸奖呢!出了办公楼走到宿舍楼前,那是一排挂整整齐齐的窑洞,窑洞前有一大群人在活动。有些正对生长着的西红柿、茄子品头论足;有些人嗑着几子,唠着家常:还有一群小朋友拿着小铲子在挖士坑。看见我,老人们慈祥地笑着说:“回来了,回来就好!”一个熟悉的老奶奶佝偻着腰走过来,看着比她还高的我,想摸摸我的头发却摸不到,我弯下腰,她终于摸到了。她嘴里一直喃喃地说:“小小回来嘞,回来嘞。”
一个小孩冲过来扯我的衣角,我蹲下来抱住他。不料,他赠予我一把黄土,全撒在我脸上,还一派天真地笑着说:“姐姐回来了!”
阳光下,看菜的叔叔阿姨、驼背的老奶奶、挖土的小孩与身后起伏的山丘,都融进我的记忆深处。
“嘿,小小你想什么呢?瞧你这沉醉的样子,是在怀念什么吗?”宿友突然拍了拍我后背,突然把我的思绪带回了现实。
“没,没什么啦,不怕你们笑话我,其实我想家了。当看到这个话题——故乡并不遥远,乡音带你回家时,我发现我快忘记家乡话了。时间过得真快,我们都一年没有回家了。”宿友听完给我个大大的拥抱。
我对着镜子说中文,一个公园有自己的冬天,我放上音乐。冬天没有苍蝇,我悠闲地煮着咖啡,苍蝇不懂得什么是祖国,我加了点儿糖。祖国是一种乡音,我在电话线的另一端,听见了我的恐惧,于是我们迷上了深渊。
听,那是什么声音?好熟悉的声音!
“小小,来吃咯,再不来就要被我们吃完了哟!”只见宿友学着我家乡的方言,对着打趣道。
人生很长,我们要走的路很远。我们不能一直呆在原地,而语言也是一样。但我们要明白的是距离不会影响我们对家乡的情感,正如这话所说——故乡并不遥远,乡音带你回家。
我们会远离家乡,会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而乡音就是我们的一种隐形的力量,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给予我们一种回家的味道。
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而且是人们文化身份的标志和群体记忆的载体。乡音也不仅是那个时代中一种群体记忆的载体,还是一片熟悉语言的记忆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