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巴林银行,遍布世界各地,但却由于一名交易员的授权出了问题,从而导致了巨额的亏损,从而引发银行倒闭。那么授权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这名交易员被委任为新加坡分公司交易与结算经理双重身份,并且公司对他的要求就是一定要赚钱,但却没有说清楚,亏了怎么办?在整个过程中,对他也缺失了及时的指导。
双重身份导致了这名交易员存在交易与结算的操作空间,同时一味的追求账目上的盈利,因为公司就是要求他赚钱就行了,由于技能的缺失,造成了亏空,他也一味的造假,最终不可收拾。
在这里引发我们对授权的重新思考。
授权行为并不直接导致绩效结果,它们中间隔着一层,就是被授权者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称为“心理授权”,也就是个体感受到的被赋予权力的多少。心理授权和三个维度有关。目的的内化,控制感与效能感。
目的的内化,就是指对于被授权者应该有清晰的责任边界。应该明确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控制感。这里一定要避免经常出现的“这个事情交给你了,你一定要把它做好”。在这种情况下,被授权者就会感到压力巨大。所以控制感就是让被授权者真正的感觉到自己在能力范围内有掌控,而不是表面上授权实际上还是被逼着往某一个方向发展。
效能感,就是要有做成的能力和信心,授权者一定要重视被授权者的能力与工作的匹配度,及时的进行指导,树立被授权者的信心。
其实对于授权,我们都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那就是授权是针对人的,并不是针对事的。我们授权是为了培养人,而不仅仅是把事做对。如果只是把事做对,那么就不用授权有能力更强的人来做就好了。所以以此为出发点,在授权过程中,既不能事事都介入,影响被授权者的能力发挥,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在反馈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着不反馈事情做得怎么样,而是反馈能力的变化与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