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雅阁读书新手之家
文人与酒——《回声泉之旅》读书记

文人与酒——《回声泉之旅》读书记

作者: 93bd497780ed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07:35 被阅读57次

        “琴棋书画诗酒茶”,似乎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高雅生活的浓缩。说到文人与酒,最先跃入我脑海的非李白和李清照莫属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为我们展现了酒与一位美少女的烂漫情怀,“东篱把酒黄昏后”,写不尽一个妇人酒中的相思之意。这样的文人与这样的酒是如水一样温婉而细腻的结合在一起。“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是李白酒中的豪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更是李白酒中的洒脱。这样的文人与酒是不落俗套的豪放和个性彰显。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自然就少不了喜欢这些与酒有关的文人墨客。

       很喜欢买书,尤其是出差时更喜欢买书,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珍藏。这次有幸到清华附小听课,住在中关村书城附近,就更有了买书的理由了。深秋的北京已经很冷了,一个阳光暖暖的下午,在书城闲逛、虽然漫无目的,但是知道一定能淘到自己喜欢的书。果不其然,发现了《回声泉之旅——文人与酒的爱恨情仇》。没有看简介,就买下了这本书,因为仅仅是题目就吸引了我。在我的想象里,这该是一场怎样的烂漫之旅。回到宾馆,打开,阅读,才发现这跟我想象中的内容完全不一样,没有读出浪漫,倒是读出了沉重,同时似乎也读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文人和酒似乎总是分不开的。酒可助兴,可去愁,是灵感的源头,也是病痛的开始。在《回声泉之旅》中,作者奥利威亚·莱恩从纽约出发,一路南下到基维斯特再北上西雅图,带我们探寻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欧内斯特·海明威、田纳西·威廉斯、约翰·契弗、约翰·贝里曼和雷蒙德·卡佛这六位作家的与酒、与文为伍的一生。这六个男人的一生都在与酒与混乱不堪的命运纠缠,他们从纽约喝到巴黎,从深夜痛饮至黎明,在酒吧和戒酒互助会两头缠绵,可同时他们也写出了世间最美的作品。在这六个人传奇的一生中,酒与灵感的密切关系。读起来虽然有一丝丝的沉重,但是却吸引了我,像看看酒瘾外衣遮盖下的天才们的生活。而且,从《寻人不遇》和《禅的行囊》两本书的阅读中,喜欢这种一遍旅游一边记述的写作形式,可以跟随作者的脚步去自己所没去过的地方。这也是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表现吧。

      《华尔街日报》评价:这是一本特立独行的、慷慨激昂的、文学性强的、优雅的、让人过目难忘的书。莱恩的故事错综复杂,像是带我们在做一场白日梦。的确,读这本书时很吃力,确实有做梦一般的感觉。因为读着读着就分不清作者是在写他现在的旅行和记述,还是在为我们推荐一些和酒有关的文人的作品,这样的记述真实与推荐文段交织在一起,笔法内容都那么的相似,难怪像做梦。

       说这本书时文学性强的书,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读这本书,那些精美华丽的辞藻,奇特细致的比喻与描写等无不令人为之心动:作者怎么能想出来如此的句子、词语呢?这样的想象与作比又从哪里来呢?

      “我小心地避开着那些苍白的记忆,但它无处不在。从房门下面,从窗棱之间的缝隙中渗透出来,无孔不入,缓缓而声势浩大地污染着我的生活,像洪水猛兽。”这是作者描写他对自己儿时生活的逃避时写的,因为他的儿时生活也曾经被酒精浸染。当他写到自己在夜晚的街区行走时,街道上的景物在他的眼中竟然成了这样的一幅画:突然间,各种颜色都汇集在一起,仿佛有人一下子打开了颜料的水闸。在那一刻,整个城市像极了巨大的水族箱。晦明变动的灯光下,摩天大楼如同水下的植物,街道上来来往往的出租车就是成群结队游泳的鱼。读到这些文字时,心中写作的冲动就会被触碰:写出美好的文字也是对别人的贡献吧。但是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又会有做梦一般的感觉:不知道是在写街市还是在写水底世界。

“酒鬼们喝酒,大多都会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就是这种欲罢不能、循环往复的酒瘾,最终会毁掉他们的生活,使他们众叛亲离、健康恶化、婚姻破裂、孩子怀恨在心、工作也停滞不前。”这六个人多数都曾有过最典型的:弗洛伊德双亲——专横强势的母亲与懦弱无能的父亲。六个人全都长期被自我憎恨和自卑感所折磨,其中三人私生活非常混乱,而且几乎全都经历过性方面的冲突与 不满足。他们大多早逝,不是自杀就是被长年累月的艰苦生活和疾病折磨。六个人都曾尝试戒酒,但是只有两个算是在生命的尾声才算戒掉了酒瘾。听上去,他们的一生都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但是这六个人,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欧内斯特·海明威、田纳西·威廉斯、约翰·契弗、约翰·贝里曼和雷蒙德·卡佛却写出了这世上少有的最美丽、最杰出的文学作品。很遗憾,这些作品里我只看过《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

          如果说中国的诗词与酒让人惬意而愉快,那么这里的小说与酒就让人癫狂而迷乱,完全的两种不同的文人与酒的感觉。虽然这本书写得很美,很有深度,而且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很全新的视角与文化,但是我还是更喜欢中国的文人与酒。喜欢唐伯虎的“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的与世无争,喜欢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自我追问,喜欢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情怀,哪怕是杜甫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凄凉也惆怅我也喜欢。这才是我期待的文人与酒,因为这时的他们是更清醒的。

相关文章

  • 文人与酒——《回声泉之旅》读书记

    “琴棋书画诗酒茶”,似乎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高雅生活的浓缩。说到文人与酒,最先跃入我脑海的非李白和李清照莫属...

  • 文人与酒

    骆玉笙 文人与酒 一九八八年 王蒙词 有酒方能意识流,人间天上任遨游。 自古文人爱美酒,酒伴诗文传千秋。 神州大地...

  • 文人的江湖,能借一杯唔

    古往今来,大凡文人皆爱酒。文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中国文化与酒有较深的渊源。酒在岁月的长河中生生...

  • 两生花,是茶与酒的宿命相遇

    从古至今,文人才子数不胜数,而在这些所谓的文人骚客的笔下,最不可或缺的便是茶与酒,茶与酒,是无数文人大家的宠儿,也...

  •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文人与酒之间有说不尽的爱恨情仇。 酒是文人的助兴之物,在酒中抒发情怀、放浪形骸是...

  • 读《文人与故乡》

    是作家,还是博导的谢有顺在他的《成为小说家》写道:一个好作家,往往不是那种动不动胸怀世界的,而是由很小的开口进去后...

  • 【文人与酒】男人的魅力,一半系于身,一半寄于酒

    谈中国文人,论中国文化,离开酒,很难说真正抓住到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摸到了中国文化的根本,可以说,中国的文人是与酒相...

  • 文人与酒,水乳交融

    酒是文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文人的一种解释依赖。离开了酒,文人的命运中便少了一种色彩,离开了酒,文学创作便少了一种...

  • 霺醺情怀:文人与酒

    说起中国的酒文化,那真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今一提到酒,就会想到各种各样的酒局,逢年过节要喝酒,朋友小聚要喝酒,...

  • 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

    诗与酒,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心头两大爱好。特别是魏晋时期,开启了文人雅士喝酒、作诗的几大标配爱好。 仿佛,作诗不配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人与酒——《回声泉之旅》读书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zz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