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李白《扶风豪士歌》
在陕西省境内,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是古代周文化的发源地,且境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寺庙,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的美誉。这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扶风县。
扶风县扶风县隶属陕西省宝鸡市,为宝鸡市东大门,东临省会西安市,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地名。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关于扶风的故事。
扶风的由来
扶风的历史太过久远,可以追溯到神话时期,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扶风这个名字,是在汉武帝时期。当时的扶风指的不是地名,而是一个官职的名字。
汉武帝时期,都城为长安(今西安),扶风处于西安西侧,汉武帝设立了三个专管京畿之地的职位,分别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京兆尹相当于西安市的市长,左冯翊为辅佐之职,右扶风取扶助京师,以正风化之意。后来,逐渐的将右扶风的官职名称演变成了管理区域的地名。
周礼之乡、佛教圣地
在历史上,此地曾经盛行多种文化,包括周朝文化,汉唐文化以及佛教文化。
西周曾经有半数的皇帝将首都定在了陕西(第6至第12任君主),此地也成为了西周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周礼之风盛行。
及至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汉武帝时期,开辟“丝绸之路”,汉文化从此地西传。
到了隋唐时期,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佛教开始兴盛,隋朝皇帝心佛,唐朝皇帝虽然信奉道教,但是对于佛教也是采取宽容的政策。
“马”姓发源地
“马”姓 由“马服”氏改变而来,“马服”本是地名。战国时赵惠王将“马服”分封给赵奢,其后代以“马服”为姓,后改为“马”。
在西汉武帝时期“马”姓后人从马服迁到了当时的右扶风茂陵(今陕西扶风)定居下来,又因马氏后人以汉伏波将军马援为祖,所以《姓谱》一书中记载说,“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
四大望族
东汉时期,此地曾经出了四个望族,分别为“班”、“马”、“耿”、“窦”四大名门望族(史学家班彪、班固,伏波将军马援,耿家列侯耿弇,窦家安丰侯窦融、大将军窦滔)。此四个家族,人才辈出,见证了整个东汉时期的兴衰。大概列出几个给大家看下。
班彪、班固、班昭:著名的《汉书》便是有此三人共同完成,此外,班昭还有一篇《女诫》流传后世。
马援、马腾、马超:马家后人一般为武将,是战场上不可多得的优秀将领。“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便是出自马援之口。
马超耿弇、耿弇:耿氏一门,从东汉建武至建安末年,官封大将军2人,将军9人,卿13人,娶公主为妻3人,列侯19人。
窦融、窦滔:据说此地窦氏是从北国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迁到扶风的,在迁徙过程中差点灭族,直到隋唐时期,才重新焕发生机,仅唐代,窦姓就出了6位宰相。
著名景点和风味小吃
既然历史上此地群英荟萃,当然会有很多有名的景点和小吃,下面介绍几个比较有名的。
1)景点
周原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诗经》所言“周原朊朊,堇荼如饴”之地。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法门寺马援墓:为东汉初年的名将马援墓地。
大明寺:相传,隋炀帝杨广为纪念其父隋文帝的功业,在太陵的旁边建造了此寺。
2)小吃
功夫锅盔:扶风功夫锅盔的制作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相传周文王伐纣时锅盔就被用做兵士的军粮。扶风功夫锅盔一个都有40余斤重,金黄颜色格外诱人。锅盔的保质期比较长,适合长时间存放和携带。
功夫锅盔一口香:即扶风臊子面,顾名思义就是一碗面就一口,一筷子挑起来就吃了。
看到这,大家是不是饿了?我也很饿了......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扶风的事情?欢迎来我的公众号告诉我。搜索公众号——怀古,即可找到我。不见不散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