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744830/5a455156e13cd86f.jpeg)
母亲骗我。自打我记事起,直到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母亲她都在骗我——她告诉我,只有中学文凭的外公精通医学,尤其是中医针灸方面。
起初,我是相信母亲的。但后来我去上学以后,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以外公为主题的作文,我按母亲告诉我的写,结果却受到老师的批评。
老师说:“作文要追求真实性,而非胡编乱造。中学文凭的人,怎么可能精通医学呢?”
我说:“真的,是母亲告诉我的。”
“那只能说你母亲骗你。”
“不可能,母亲她不会骗我。”
“算了,不说这个话题了。你坐下吧。大家把课本翻到第十五页,我们开始上课。”老师拿出粉笔,开始讲课。
自从这件事以后,每次母亲和我提起外公的时候,我都没有兴致听。就连那些医学名校里出来的医生都不敢说自己精通医学,而只有中学文凭的外公,却被母亲说成精通医学。吹牛吧,谁信呢?老师都说母亲她骗我,那母亲她真的骗我了吧。当时我想。
后来上初中以后,我开始在学校寄宿,周末才回家住两天。紧接着高中,我去了另外一座城市。再接着大学,我被录取到离家最远的北方,我和家人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从之前的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到现在一个假期才能回去一次,甚至有时候,一年才回去一次。
随着时间的飞逝,许多童年往事,也似乎逐渐脱离记忆的轨道,变得愈发模糊。要不是那次小舅家搬家,估计对外公仅存的微不足道的一点记忆,最终都石沉大海,被时间的海浪吞噬干净。
大二那年,寒假回家,赶上小舅家搬家,父亲和我过去帮忙。我们清理储物柜的时候,无意中翻出外公当年收藏的一箱书,多数是医学方面的。
我随便翻开一本,书上密密麻麻的记着笔记,笔记上还做了各种标注。我又翻开一本,和刚才的一样,依旧是密密麻麻的笔记,依旧是各种标注,其余的书,亦是如此。
那天我把外公留下的所有书都翻看了一遍,并且把它们从小舅手中救下来,并带回了家。本来小舅觉得这些书没什么用,搬来搬去,嫌麻烦,而且又占地盘,所以想把它们扔掉。
那天从外公密密麻麻的笔记中,我便明白,其实母亲她从来都没有骗我,外公的确精通医学。可是,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动力驱使外公,让只有中学文凭的他博览了这么多书。
我问父亲:“外公何时开始喜欢上这些书?”
父亲仔细想了一会儿,说:“其实我也不太清楚。记忆里,每次我和你母亲回娘家,都能发现你外公带着他的老花镜,独自坐在门前的芭蕉树下安静地看他的书,时不时,还拿起笔做标注。偶尔停下来,和路过的村民聊聊天,然后又继续。”
“那为什么外公只偏爱医学类书?文学、人文、历史方面的也不错啊?你没问过他吗?”
“问过,当然问过。有一次,我问你外公,为何如此沉迷于这些书啊?我当时想,你外公这个年纪,就算看得再多,就算真的学有所成,医术精湛,也当不上医生了啊。”
“你外公一脸认真地说,孩儿他爹,这你就不懂了,我是为了你母亲啊。我亏欠她太多了,因为我你母亲她这辈子吃了不少苦。人之间的感情,它不像钱,还了就可以两清,各自皆大欢喜。这些年来,你母亲对家庭的付出,我知道余生都还不清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去弥补,默默地陪伴她。等我学会了,就能给你母亲做按摩,帮她疏通经脉,还可以配点药,给她调理身体。”
我听了父亲的话,我心生感动。
这大概是只有中学文凭的外公,却精通医学的最好的解释。
我本来还想继续追问父亲,但父亲说搬家要紧,再说有些事他也不清楚,让我回家再问母亲。
我只好作罢。
那天回家,我迫不及待地追问母亲。
在母亲那里,我终于如愿以偿了解到有关外公的一切。母亲说,她们小的时候,我外婆得了一场大病,家里的重担,一下子落到外公头上。在那之后的日子里,所有的一切,全由外公一个人扛着。
外公开始带着外婆四处求医,开始悉心照顾外婆,不断开导外婆。等外婆病情开始好转起来以后,外公白天一个人下地劳作,外婆则在家洗衣做饭。晚饭后,外公便研究他的书,按着书上的步骤,尝试着给外婆做按摩。
外公与外婆如此这般恩爱,处处为对方着想。那他们应该是命中注定,一开始就合适了吧。我想。于是我问母亲:“外公和外婆算是天造地设的了是吧?他们一开始就很合拍的对吧?”
母亲说:“这世上哪有一开始就合适,直到老都合拍的夫妻。”
“电视上和小说里很多剧情都是这样的。”我解释。
“傻孩子,那是因为两个人一开始就合适,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而对于越不可能触及的东西,人们愈加憧憬。电视和小说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所以很多故事,只要随便看看开头,基本上就可以猜到结尾。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都是随着时间沉淀,相互迁就,相互成长,相互包容的。”母亲比划着手,很认真地给我分析道。
我点点头,表示同意。
据母亲所说,外婆和外公其实是指腹为婚的。在外公他们那个年代的农村,指腹为婚,娃娃妻等习俗在村里盛行,结婚的对象大多是父母指认的。
当时外公和外婆都有各自喜欢的人,但又不得违背长辈的意愿,两个人迫不得已,只能将就。外公为了向我的祖太爷出气,在外婆生病以前的日子里,他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时外公经常和一群狐朋狗友外出喝酒赌博,长年在外面晃悠,很少照顾家庭。但自从外婆生病以后,外公突然意识到他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外婆对他的重要性。平时,虽说两个人吵吵闹闹,磕磕绊绊的,但还是外婆最好。尤其是这些年,外婆吃了太多苦,他必须加倍的爱她,补偿她,陪她到老。
于是,自打外婆生病那年起。外公重新回归家庭,渐渐地戒了酒,也不在赌博,并开始下地劳作。休闲之余,外公还开始关注中医药学和经脉按摩。
农村的大山里,长着许多有价值的草药,外公每次上山砍柴的时候,都会特意练一些给外婆。要是外婆感冒了,或旧疾犯了,他就熬着给外婆喝,而这些药居然还真的见效。平日里,外公还把自家种的豌豆、玉米、白豆等粮食磨成粉,搭配上一些药材,熬成粥给外婆。
经过不断的学习,外公逐渐摸清了人体各部位的穴位。一到晚上,外公就对着相应的穴位,给外婆疏通经脉,直到外婆慢慢入睡。在外公这个医学初学者的引导和关照下,外婆的气色好多了,并逐渐好转起来,最后奇迹般的痊愈。
外婆是个要强的女人。年轻的时候,总想着在村里头出人头地。而那时外公经常在外喝酒赌博,完全不顾及家庭。甚至有时候,外公在外面赌博欠了很多债,时不时便有人找上门讨债。
外婆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家丑不能外扬。虽说外婆抱怨外公,数落他不争气,但气头过了之后,她便四处想办法帮外公还债。据母亲所说,甚至有一次,外公欠债的数额不少,外婆不得不变卖了她最值钱的,也是她这辈子唯一的嫁妆,才给外公还清债。
母亲说,有几次,外公回来,外婆就数落他,说着说着他们就吵架。那些年两人吵吵闹闹,磕磕绊绊的,但还是携手走了过来。后来渐渐地,经历了柴米油盐、生老病死、成家立业等一系列琐碎的事情以后。尤其是外婆生病的时候,外公主动扛起家庭的重担。外婆突然意识到,何必要和别人比。日子嘛,还是自家人的事。再说,一辈子,有个相互迁就,相互包容,相互陪伴到老的外公,她也就知足了。于是也没再过多责备外公,而更多的是理解与体谅。
母亲还说,我出生那年,外婆来照顾她,在我家住了一阵子。那时外婆虽说在我家住着,心里却惦记着外公。外婆嘴上是说担心外公把家里搞得乱糟糟的,其实是担心外公的饮食起居,心疼他没吃好喝好……
外公和外婆,他们只是世界上千千万万夫妻中的一对。他们平凡的度过属于他们的一生。虽说到最后,外公依旧只是一名离不开地的朴素的老农民,外婆则是一位扔不掉锅碗的贤惠的老妇人。除了家人和村里的人,没有知道他们。甚至作为他们孙子的我,在很多方面,对他们都知之甚少。
但原本只是指腹为婚,年轻的时候,都有各自喜欢的人的他们。一起经历了柴米油盐、生老病死、成家立业等一系列琐碎的事情以后,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两个人相互迁就,一起沉淀,一起成长,一起成为彼此的太阳,相互发光发亮。一个农忙干活,看书学习,一个洗衣做饭。有空的时候,一起沿着门前的小溪散散步。没有海誓山盟的承诺,但细水长流陪伴的这种日子,也算温馨惬意吧。
你好呀!很高兴遇见你。我是飞黎学长 。除了爱笑,其它各方面好像都很普通但却热爱写作的一枚理科蓝孩纸。从小到大基本上都不是最显眼最拔尖的,但没关系呀!我也并没有因此放弃自我。我一直在努力呀!我会咬紧牙关继续向前的。我希望你也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