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爱会伤人》里提到:
我们内心的伤痛,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被抛弃的伤痛,一类是被吞没的伤痛。
而我最近在亲密关系中经历的,我认为是被吞没的伤痛。
每天我们都会联系。
我时长感觉自己没有自己单身时那样的空间,不能自己安然独处,无法真正放松自由,哪怕周围没有人,哪怕我拥有白天至少8个小时的自己时间。可依然如此。
我深陷其中,烦恼无奈。我非常想把底层的感受都弄明白,到底为何会这样。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
想了一会,分析后,发现其实自己和她的谈话内容和方式,比较少涉及到「感受」。一直以来,我都是习惯「理性」思考和讨论事情,谈论一件事情的「意义」和「目标」。「感受」一词,从小到大似乎是不容谈论的。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是认为「理性」才能解决问题,「感受」留给自己慢慢消化就好了,似乎是不好拿上台面来直接和别人讲的。
一个人的内心有三层,最外层是保护层,第二层是伤痛层,最里层是真我层。
童年时期经历的伤痛,随着成长刻意慢慢演化到内层,最外层形成了特定的保护层。
我们平时和人接触,大家和谐共处,一切正常,只是一个人最外层的保护层而已。而如果要深入了解一个人,或培养亲密关系,需要深入到更里层,伤痛和真我,都是通过谈论「感受」来表达和激活的。
所以,认识到自己的一个错误是,太少谈论「感受」,而花了大量时间都在谈论表面的「事件」「意义」「逻辑」,从而让彼此似乎都感觉不到那么「亲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