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报平安,也没在这两分钟,就三两百字,算不上熬。就一感冒,已吊两天,好点是应该的。这两天,问自己,这样毫无意义的输出,没意义。后来,否定了,至少,我在和自己对话,也是一种发泄方式。
总有一种预感,怕是每年我都得吊针。我现在是三十,目前为止,是第四次住院。我妈就像有感应似的,平时感冒也就问问,这次偏偏下来,像是做好了我住院的准备。亲人就是亲人,别指望你的另一半变成你的亲人,那个把另一半变成亲人的说法,无非是给自己一种安慰。
躺在床上,听着她们说家长里短,我狭隘的认为,生活就是家长里短,就是鸡毛蒜皮,就是斤斤计较。病房有四张床,其它三张都是老年妇女,年龄都跟我妈差不多,她们各自讨论着自己的儿女和旁人的闲话。
她们谈话印象深的,就是她们口中对家庭条件好的定义。什么是家庭条件好,就是城里有两套房,她们已经认为是高攀了,所以她们忍受男方父母的欺凌,什么不让女方父母在家过夜,去了不打招呼之类的。
我是看清楚了,不是人家给脸色,是咱们的子女不懂事。就那么喜欢男人么?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图什么呢?有人会说,先看看你自己再说,这么说吧,如果现在离婚,我绝对会偷笑。这种东西不能比,他对我算是不错,毕竟渣男多的是。但,这并不意味就有幸福感。
有点小恶心,改天吧!和我妈不经意的聊天中,她说,我看见昨晚你写作文了,想着能写作文自然病不是很严重,也就放心了。我是嗓子发炎,所以这两天不怎么说话。哎,什么时候认识字了?你怎么知道我写作文,你发朋友圈了啊!父母对子女就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