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活在人性枷锁中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哪个说得出这样的话?
现实和戏剧一样,有许多个孙校长、裴魁山、周铁男、铜匠、特派员,而张一曼却少之又少。
一个简单的故事,几个简单的场景,一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台词紧锣密鼓,配乐巧妙迎合,一部喜剧最终却走向一场悲剧。《驴得水》让观众们哈哈哈笑了个够,笑出泪花、笑出沉默、笑出悲戚、笑出愤怒。
每个角色都尽着自己的本分,为了利益苟合撕咬。那些人个个都分不开来,他们之间一方面在利益上需要牺牲他人,保全自己,同时在角色形象上也需要利用他者,塑造自己。
只有一个人,是完整的,她在全剧中唯一一个有完整人格、完整形象和完整结局的人,她是张一曼。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9161/cca20b5e33a30aaa.jpg)
黄土高原,瓦蓝晴天,长凳上的张一曼,雪花般的白蒜皮,天真、浪漫、真实、极富活力。她是一个一言不合就去“睡服”男人的女人,与其说她放汤不羁,不如称她活得自在,坦承:“我知道我淫荡,但我喜欢这样”。
校长想变成农村教育家,老裴拼命维护男性尊严,周铁男处处讨好、渴望佳佳的爱情,佳佳则想要揭露社会的黑暗,底层的铜匠想要出人头地,特派员的眼中只有钱财,那每个人的欲望,既隐晦又明白。
而张一曼不一样,只为自己“喜欢”而活,没有多少物欲,活的随心所欲,她不管什么教育理想,只是因为“不想有人管我”,才跑到那个穷乡僻壤。凡涉名利,她总会最先让步,说到做到。也正因为她的天真,令她变成了矛盾的炮灰、利益的牺牲和全剧的悲歌。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9161/d27db768630ef413.jpeg)
夜色朦胧,华灯初上,操场上的张一曼,欢愉轻快的舞步,温柔、婀娜、奔放、摇曳生姿。音乐响起,疯也似地拉起校长跳舞,卷曲的长发在镜头的特写中尤为动人,令人不禁想起她与铜匠告别时那唯美的画面,山歌悠扬,笑容纯粹,与其说她放荡不羁,不如说她善良勇敢。
她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她想要的是什么,她不想和裴魁山过日子,也不想破坏铜匠的生活,因此这两个男人被她简单直接的拒绝激怒,穷凶极恶地反击。当她含着泪光,接受自称最懂她的老裴的谩骂;当她一巴掌又一巴掌,响响亮亮,走向为了她不愿回家的铜匠。她在坚守自己的初衷,也在承担自己对自己的责任,不妥协、不屈服,同时也不愿伤害那些正在伤害自己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9161/041c0e08c21f91b7.jpeg)
格桑花开,漫山遍野,花丛中的张一曼,半醒半疯的神态,自由、烂漫、轻松、无拘无束。那些花朵好像人一样,有的被她一面嫌弃的躲开,一面口中重复着“不是你……也不是你”,而有的则热情地冲向前去将其采下。她是最疯癫的那个人,她也是最清醒的那个人。
一头秀发被剪得阴阳参差,铜匠满意了,大家沉默了,张一曼崩溃了,躲进桌底,不敢见人。镜头切换,爱美的她以红巾裹头,换了衣裳,穿上了新做的旗袍,手中捧着鲜花,得到了一把枪。
一声枪响之后,自在花开自在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