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一声令下,各地违规的大棚房整治如火如荼,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执行政策过于彻底,直接“一刀切”,一些不违规,有市场的项目也被误判斩刑,所以网路上传出了一种声音,是否大棚房运用的最多的休闲农业真的面临一次灭顶之灾呢?
一、为什么要整治“大棚房”?
什么是大棚房?顾名思义,“大棚房”就是在大棚里盖房,农业用地被非农业使用。“大棚房”其实是打着建设生态大棚旗号,把大棚建成房子、院子,甚至是带房子的农家院的做法。
大棚房”最早运用在休闲农业上,主要是用以做接待、餐饮和游乐项目。后来被地产商钻了这个空子,他们以农业大棚为名进行非农业建设,在旁边和内部建设“配套用房”,对外租售。大棚房租期一般为20-50年,每套价格18-60万元不等,被俗称为“大棚别墅”或“大棚房”。
“大棚房”由于拿地成本低,投资有暴利获取。但对耕地损害非常之大。至此,在北京、河北、河南、上海、山东、山西...就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
“大棚房”本身是违法的,国家出于遏制农用地非农化,为了保护耕地红线,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由农业农村部牵头,国土资源部配合,在全国开展了对大棚房的全面整治。全国的农业园区,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触碰红线,总体波及范围极广、损失极大,特别是对休闲农业,所有打擦边球的大棚,都要被拆除,很多休闲农业企业因此影响程度很大。
二、投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还能做吗?
休闲农业乡村游,看山望水忆乡愁。不少乡村正成为时下人们休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很多专家认为,当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休闲旅游资源70%在农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完善,为乡村旅游落地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发掘乡村文化、生态等价值,为市民打造“不紧不慢”的生活,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休闲农业已是融合一二三产业、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大产业。
“大棚房”整治给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行业发展造成损失的同时,又是一次重新洗牌发展的机遇。所以说,广阔农村,依然大有作为。
汤俊,现任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执行院长
旅游项目要规划,要方案,怎么办?
公众号:创行合一休闲农业创意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