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把同学微信群群主“辞了”,换成了另一个同学。并在群里说,热烈欢迎新群主尹乔松同学!要变换群主,早有此意,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因为在建群之初,我就不想当,要另一个女同学当,她很谦虚,不肯干,所以便自己来干了。干了几年(有四五年吧?),毫无建树,惭愧,惭愧!内心也是深感不安,有负同学们的期望。我是最反感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而自己却是这样,不是讽刺么?[呲牙][呲牙]真心实意希望本群发展壮大,不是这样老气横秋,死气沉沉的。因为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经济财力非常有限,人又懒散,孤僻,愚笨,理念又是“相见不如怀念”,实在不适合当群主,所以便变换。希望换人如换刀,立马变得耳目为之一新,生动活泼起来!当然,我绝不会不听新群主指挥,保证做个好群员,为本群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了!
这是真心话,并非“扭捏作态”之辞。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群怎么样,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群主。若群主无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成立四五年,队伍并没有扩大,甚至呈萎缩之势,呈老太婆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之势,看着着急,又毫无办法,迟辞不如早辞,换能干的人,早日改变这种“半死不活”的局面。
“今天晚上跟新群主在一起,相谈甚欢,把酒言欢,只差抵足而眠了[呲牙][呲牙]两个人谈散文,谈诗词,谈人生,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乔松同学的人生跌宕起伏,很让人感慨。他的文、书、画、印都是佼佼者,在班上属出类拔萃的,本人自叹不如,除了佩服还是佩服。今天晚上拜读了他的散文《十块钱》《思绪在雨季里穿越》和游张家界那首词“水调歌头.张家界”,非文化大家而不能作,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可见一斑。实话实说,以前读书时对他没什么印象,这几年却是一见如故,无话不谈,甚至有相见恨晚之感。他当群主是最适合的,也是众望所归。“罚钱”没问题,小菜一碟,毛毛雨喽![呲牙][呲牙]”
以上是我说的一段话。新群主尹乔松同学确实了得,也是我的偶像。班上同学,能够轻轻松松在一起说很久的话,无话不谈,相谈甚欢的不多,他是其中一个。人生难得有一知己,即便天天在一起,也不一定能够成为知己的。亦师亦友,坐在一起有许多话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谈散文,谈诗歌,谈人生,气氛热烈,祥和,越说越兴奋,全无冷场的尴尬,实在难得。昨晚上,他说了自己一些事。我问他,为什么不考个驾照,从冷水江回来方便些(他昨天是坐客车到邵阳,再转车回邵东的),他说因为出过车祸,有阴影,不想去考。记得他说有一次坐大货车回去,结果在高速公路上出了很严重的车祸,把坐在副驾驶上的他直接抛了出来,当时他迷迷糊糊睡着了,等到醒来时才发现自己坐在路边的草丛中!我的天!他当即吓出一身冷汗,大难不死呀!一米七五的大汉从副驾驶位置抛到地面上,居然毫发无损,创造了人间奇迹。
八十年代初,他考上了中专,在学校一边读书一边勤工俭学,摆地摊,卖日用品,挣了三百多块钱,不但不用家里的钱,反而可以寄钱回家补贴家用。后来参加工作,白天上班,晚上摆地摊,吆喝着卖各种东西,赚了几千元,帮助家里建房子,送父亲到医院治疗。在万元户非常稀少的年代,几千元就是天文数字!有一个高中同学,他们是同桌,玩得非常好,后来都在长沙求学,他每次去这个同学学校玩,回来时偷偷地放五元或十元到这个同学的抽屉里。那时候,五元、十元就是一个月的生活费呢!听了他说的这些话,感触良多,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一方面他的经济意识觉醒早,比我们强多了,至今的我也没什么经济意识,更不要说几十年前了;一方面他非常能吃苦,勇气更是让人佩服之至。那吆喝卖东西没有一定的勇气,无论如何是开不了口的。若是换成我,打死也没用。坎坷的经历全部变成了他的人生财富。在单位上,他一年写各种通讯报道发表在《湖南日报》《工人日报》上,稿费是几千元;市领导的发言稿,各种大型材料稿子他写出来颇受欣赏和好评,甚至一字不改。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他写散文,练毛笔字,刻印章,画画,无所不能。我问他刻一枚印章赚多少钱呢?二百元。要几天时间呢?一天可以刻几枚!内心估算一下,几枚,算两枚吧,一天四百元,一个月就是万多元呢!纯粹从生存的角度讲,他比我厉害多了,有天壤之别!
无自由毋宁死。但人生要财务自由,生活自由,空间自由,这自由,那自由,没有一点本事,一点勇气,一点胆识,一点才华,便是痴心妄想。比如说我,什么也不会,哪里能够自由自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