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豆豆
《我们内心的冲突》系列2:内心有冲突时,你该如何选择?
1
什么是内心冲突?
内心冲突人人都有。比如说,高考报志愿,你又想学计算机又想学电影制作;晚上回家,你又想独处,又想人陪;老妈打电话,让你帮忙去修修水管,可老板还逼着让你去开会。这样类似的场景,天天都可能发生。你内心纠结、左右为难,哪头儿都丢不下。宝宝苦,只有宝宝自己懂啊。
有内心冲突,不代表就是神经症,不然,全天下人大概都成了神经症患者。但是,表面平静,也未见得就没有问题。
你可能羡慕隔壁的王三,怎么他就能整天闲云野鹤似的,动不动就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隔三差五还去钓钓鱼、赏赏花,为啥自己就整天一头包呢?
其实大可不必有这样的比较。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幸福的人都是相同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有时,这些表面上的从容沉静,或者也可能是一种内心的逃避呢?只是,你不知道原因罢了。
或者,更有可能的是,这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真正的内心想法,反正,别人如何自己就如何吧,随大流总不会有大错,如此,他们就避免了自己和自己、以及自己和别人之间可能的冲突。换句话说,这样的人,是没有明确的价值观的。
所以,有了冲突体验不要怕,你不过是没有意识到。如果在体验时又能意识到,无疑会变成你的一项宝贵才能,让你能够更清晰地正视自己,获得内心的力量。这样,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之道,成为自己的主人。
虚假的冷静不可取,理性的从容才更为重要。
理性的从容才更为重要2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是明确的,在面临冲突时,会显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面冲突协调处理,另一种就是神经症患者。
比如这个例子:有个工程师,提交了一份很好的方案,但是,在他缺席会议的状态下,大家做出决定选了另一个同事的提案,后来也没有给他机会让他陈述自己对不公平对待的不满。如果他够理智,情商够高,是第一种类型的话,他原本可以挺身而出提出反对意见,或者不失体面地接受大家的决定,这都是协调能力强的反应。可惜他没有,他选择压抑这种愤怒,导致他失眠焦躁,动不动就在夜里说梦话,常常有倦怠无力感。
其实,深究原因,主要还是他的自大心理,让他总想贬低别人,但觉得这样不好,又试图去掩饰,保持体面,于是,冲突就产生了。心里很愤怒,总想攻击人;同时,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和关爱,想显得高尚和通情达理。内心不知如何是好,外在就只能呈现出焦躁或倦怠了。
再说个真实的例子,当年清华因为“硫酸泼熊事件”被劝退的学子刘海洋,从小跟着离婚后的母亲李女士生活。李女士很严厉,从不允许刘海洋对她说“不”。刘海洋出事后,李女士记起唯一的一次“反抗”是刘海洋填报高考志愿时。她回忆说:“他当时喜欢生物,可我认为他该学计算机,就把他填写的志愿涂了,可他自己又给改了回来,我又改,他再涂。我告诉他要再改我就把志愿单撕了,他才哭着同意了。”现在看来,其实,刘海洋内心一直都是有严重心理冲突的,只不过他自己没有意识到。
无论是前一个故事里的倦怠反应,还是刘海洋的故事,都是神经症倾向的患者表现。
也就是说,神经症患者是指无法直面冲突做出选择,症状达到了病态程度的人,他连说不的能力都几乎丧失了,更不要说对自己负责了。
我可以说不吗?从本质来讲,神经症冲突的特点是:无意识、强迫和对立。正常人能够意识到冲突的存在,可以在不同选择间进行调和、可以妥协。但神经症患者根本就没意识到冲突,做选择时也不愿取舍,常常走极端。只能赢,不能输。只能白,不能黑。
由此,神经症冲突就导致了人们会产生出焦虑不安、绝望恐惧等等表现,形成强大的心理破坏力量。
3
对于心理治疗者来说,该如何准确辨认一个神经症性的冲突呢?
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
第一个,是最终的表现症状,比如忧郁、苦闷、懒散、倦怠、经常发火等等。
第二个,是相互矛盾的思维,比如姑娘很想结婚,却总是躲避求爱的男性;溺爱孩子的母亲,却总是忘了孩子生日;对别人出乎寻常的大方,对自己却抠门的很等等。
要记牢的是,这些表现也好,思维也罢,都非一日之功,是长期积累的后果。
比如,溺爱孩子的母亲,却总是忘了孩子生日。深挖下去,你会发现,这个母亲更看重的是当个好母亲的名分,而不是真的关心孩子本人。再找原因,根源可能会是,她自己就有一个脾气暴躁的母亲,因为憎恶自己的母亲,她曾经发誓自己要做一个爱孩子的好母亲。所以,名分本身对她来说,就会更重要。
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基本冲突,是所有冲突的根源呢?
弗洛伊德说,这个基本冲突是力比多(冲动本能)与现实险恶环境之间的冲突,是生理性的。霍妮不同意,她说,这个基本冲突,应该是原始利己的私欲和威严的良心之间的冲突。
换一句中国人更容易懂的说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荣格则认为,任何因素都有对立面,是统一的。正如中国道家理论,有阴就有阳,外倾藏着内倾,有表就有里。所以,这种基本冲突,根本不存在。
霍妮认为,基本冲突的根源来自基本焦虑。这种基本焦虑,来自童年,指的是孩子在一个潜在充满敌意的世界里,会感到孤立无助。如果外界给予他不安全感,比如被严厉管束、冷漠对待、错误培养、不被尊重、缺少支点、受到轻视等等,都可能会让孩子感到世界的虚伪,因而产生出焦虑感。当感到焦虑时,他们就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应对,慢慢地,就会形成习惯,变成他们神经症人格的一部分。
通常,这种神经症趋势会有三个发展方向:因为无助而亲近人,因为敌意而对抗,因为孤立脱群而回避人。
这三种表现不同,但本质都是焦虑。正常人也会有这三种倾向,但会在不同情况中理智地选择使用,既能顾了别人感受,又能有自己的原则。神经症患者不同的是,会被某一种倾向主导。比如,孤独症孩子,不知道如何亲近或抗拒别人。
最后,霍妮总结说,基本冲突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它既不是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也不是荣格的整体论。它产生于相互矛盾的态度,这才是神经症的核心。
好了,本节到此结束。明天继续详细阐述面对冲突,我们应对的三种主要方式。
明天预告:《我们内心的冲突》系列3,敬请关注。
原创不易,非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在文末点赞哦。
作者简介:
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爱好广泛,本科时修英语、计算机,研究生修美学、心理学。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性格淡泊宁静,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愿倾尽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
更多好书,请访问我的文集:《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
欢迎加入“万卷好书读书会”:
有简友发信,希望能一起读书互助进步,为此,我建了个“万卷好书读书会”的群。在这个群里,大家可以分享文章中所列书目的电子书,共同切磋,交流读书心得,写读书笔记,以文会友,自由点赞支持。因精力时间有限,只建一个群,群满即止。目前已超过100人,需要群主发邀请才能进,有兴趣的简友请加微信dudoudou189联系我,邀您入群。读书会座右铭:在浮躁的时代,安心读书写作,养育心灵。
文末推荐:(我女儿的简书力作,欢迎点评,还望好友支持鼓励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