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47458/9d33680f36928e21.jpg)
黑熊/文
今天看了纪录片。
通篇没有任何绝妙的投资必杀,但是却让我思考良多。
主人公1930年出生,掐掐小手指算算,今年已经89岁了。
他喜欢吃汉堡、喝可乐、嚼口香糖。
他掌管一家位居世界500强的公司,常年名列前十,而员工只有25位。
嗯。
说到这里,大概有朋友知道了。
他就是——沃伦巴菲特。
整体纪录片,关于投资的技巧,最生动的应该是这个例子。
但如果,你能沉下心来,看完整个纪录片。
你会惊讶的发现,完整的投资过程,不仅仅应该只有投资技巧,更重要的还有,专注、勤奋、求知欲望(好奇)、以及耐心。
有时候,我反复问自己,到底是投资技巧重要,还是心态重要?
初期——觉得心态重要,完全没技巧的人,往往倾向于用“心态”麻痹自己。
中期——觉得技巧重要,觉得掌握了多种分析技巧,通过深度分析就能赚钱。甚至期待逆势赚到钱。
后期——逐渐明白了,技巧和心态同样重要。如果非要说哪个最重要,无疑是心态,但没有投资技巧支撑的心态,通常是“虚假的心态”。
技巧可以学,特别是财务,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点。花个1-2年。基本能弄清楚起码的123。但是心态的成长,需要一次一次的在实战经验(亏钱)中,反复积累,反复锤炼。时间周期会在5-10年。
这就是为什么投资市场里面摸爬滚打几十年的高段位的人,最后都说心态、人性的把握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技术或许能烂熟于心,但人性却始终难以精确把控。
最后,分享一段我很喜欢的话给大家。
“仅仅凭借精通投资中的人性之道,并不足以获得成功,若能和熟练的量化分析相结合,则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
这是橡树资本的老大,霍华德马克思说的。我对此深有体会。
好了,希望大伙在《成为沃伦巴菲特》的纪录片中,得到自己的收获吧!
周末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