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奶奶有个好“八字”,一生养育了五男二女,除了四叔在部队英年早逝,余下的子女个个家庭和美顺利,虽无达官显贵,小户人家的日子都还过得去。爷爷享年九十三岁寿终正寝,尽管他父母早逝身世凄凉,但刚强的爷爷一生勤劳精明,却也收获子孙满堂共享天伦的清福。
转眼,爷爷离开我们三年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奶奶由四个儿子轮流接到家中,同吃同住的照料。应该说,奶奶的晚年生活是令很多老年人羡慕的:绝对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求必应,起居饮食被儿子媳妇们照顾得无微不至。
可是奶奶过得并不开心,她觉得没有人陪她唠嗑,成天无所事事的坐在门前不知所以,很孤独。
其实,我们大家也不是故意不陪伴她,而是年近九十的奶奶耳背得厉害,和她拉家常基本考“吼”,可眼睛贼亮得能穿针的奶奶,又忒善于“察言观色”。您想想,一个人以“吼”的声调对话,能坚持多久的和颜悦色?于是,“多愁善感”的奶奶就不高兴了,怪后人和她说话的态度不好,端着一张生气的脸吵着要到另一个儿子家去。可在另一家过不了多久,又“故伎重演”了。
有时,看着奶奶孤零零的坐在门前,也觉得“蓝瘦”。于是,爸爸将自己钟爱的大屏幕收录机给她看,还特意下载了许多老年人喜欢看的节目,可奶奶看了三分钟,就坚决的摇头拒绝了;
也请来隔壁年纪相仿的奶奶陪她,可人家的生活过得充实,每天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怎可能天天相伴?
温良的老妈尽量抽时间陪陪奶奶,可每日三餐的柴米油盐进进出出总要料理吧,妈妈也有自己的小爱好要独处啊。更不要说兴趣广泛的老爸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哪有时间陪自己的老母闲聊呢?
哎,奶奶明明是衣食无忧的老有所养,可偏偏活得象“老无所依”的可怜样!
可这,怨谁呢?
(二)
妹妹的公公是一位出色的财务工作人员,退休后还继续发光发热坚守在一线,直到转眼快七十岁了。其实妹妹一家条件优越,小两口工作勤奋上进,定居省城,小儿聪明活泼,并不需要公公赚钱补贴家用。公公终于安心赋闲,是小两口做了好几次思想工作呢!
原以为,清闲下来和儿孙聚在一起的公公,有婆婆一起照料生活起居,精气神儿会越来越好。可谁知道,没有了工作寄托的公公,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整天无所事事,除了对着电视屏幕发呆,竟想不出还有什么方式打发时间,反而,成天闷闷不乐的,叫人看着“蓝瘦”得很!
哎,明明是想尽孝道请公公辞去工作,赋闲养老享清福,三代同堂共天伦,可,他老人家怎么就过得如“老无所依”的可怜人呢?
这,又该怨谁了?
(三)
今年六十六岁的老爸,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爱好广泛,生活充实,绝对是“与时俱进”的时尚老头儿。
老爸常感叹:“我每天忙得团团转,怎么感觉这退休的日子,比原来上班时还忙碌呢!”
的确如他所言:每天早晚锻炼的各种项目流程,含室内户外,进行下来要花去四小时左右;每天练毛笔字要花去一小时的样子;每天做基督教的祷告功课,一周四次的聚会学习,合计起来又要花去二小时;每天还要帮忙老妈分担一点家务,合计起来也有两小时;偶尔忍不住手痒还想去“麻坛切磋切磋”,或是追上某个电视剧,老爸有时真是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无法保障啊!
更不用谈与时俱进的他还要抽时间玩玩微信;乐于交友的他还时不时要和老朋友聚聚会,吹吹牛;童心未泯的他还要忍不住奇思妙想搞点“小发明创造”······
如今,年近七旬的爸妈,原本也应该过退养清闲的“慢生活”,可是,我可亲可敬的爸妈呀,一生勤劳为儿女,就是闲不下来!因为他们有资本骄傲:他们既有能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能强烈的感受到被子女的“需要”,他们的老年生活依然如年轻时一样忙碌、充实、有情调!
这,不就是老有所依的最美姿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