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
意思是说,那些算计别人的人,他们能成功是因为用了智计,可最后失败也是因为智计。那些想着怎么保护自己的人,靠智计来做事,但有时候也得把智计放下。智计不可能没有漏洞,谋划的时候因为有对手,所以得小心谨慎地用,这样才能让祸患少一些。
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智者即便千般筹谋,尚且定然会有疏漏之处;人若拥有智计,还需具备沉稳的心性以及审慎的心态,方有可能确保常胜无虞、行稳致远。
一个人要是擅长谋划,短时间内,看起来他好像能成功,可从长远来讲,这个人也有可能因为他的谋划栽跟头。在历史上,善于筹划的人不少,但是最后能保全自己的人却不多。所以啊,真正聪明的人,知道要小心谨慎地用计谋。
古今中外,因为耍小聪明把事情搞砸了,甚至把命都丢了的人到处都是。聪明的人有着让人羡慕的条件,也容易成功,可更得小心谨慎。要是走错了路,就算算计得再精,也肯定会有失手的时候。做人爱用心机,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处事太外露的人,常常首先遭到伤害。
三国时的杨修,长得很帅,还博学能言,智慧过人,很得曹操喜爱。按理说,这样的人理应得到领导的重用,前途应该是一片光明的。但他有个毛病,就是自恃其才,看不起别人,处处想表现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聪明。最为致命的是他的这个性格,造成他在自己的领导曹操面前也经常习惯性地表现,想告诉别人,曹操算什么,他怎么想的我都知道。有这样的思想,就会有这样的行动,他在背后几次说穿曹操的计谋和计划,让曹操大为恼火。最后,因为说破曹操军中夜间口号“鸡肋”之意而被曹操以泄露军情罪砍头了。
纵观古今,不少人都因为处世用尽心机,或者聪明太盛,反为之所累,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杨修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
再说个对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深刻反思的例子。
这人很有名,只要是读过书的人都听说过他的句子。对,就是苏东坡。
他有多聪明?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少有,或者说是只此一人的存在: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写文章;是宋词的代表人物,和辛弃疾并称苏辛,“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都是耳熟能详;在宋诗中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名句;书法上,是宋朝的四大家;绘画上,开创了宋朝文人画的先河。此外,还是美食家、教育家、政治家等多重身份。人生开挂,干货满满。
可就是如此聪明,如此有才华的一个人,人生却遭受了三次贬谪。以至于在最后总结自己的人生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没错,黄州、惠州、儋州,被贬得一次比一次远。
在他第一次被贬,就是被贬到黄州时,在他47岁时,得一儿子。怀着既开心又深有感慨的心情写下了这首《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每个人生下孩子,都希望孩子头脑聪明。但是聪明有什么好处呢?我就是因为聪明,遭到人家的嫉妒,被聪明误了一生。只希望自己的儿子愚笨迟钝,没有灾难,没有祸患,而能够官至公卿。
苏东坡对自己因聪明而受到牵连,造成不停地被贬是刻骨铭心的,以至于希望自己的儿子愚蠢一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躲避各种灾难。
聪明,或许正是很多人痛苦之源。人人都玩弄聪明才智,只会让世界繁杂凌乱,绝圣弃智,才能朴实安然地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