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记得当天笑
仿佛入迷,又带一点惘
种种喜悦,令人为你鼓掌
眉飞色舞千千样
你是个妙人,是一个少年狂
————黄霑(香江四大才子之一)

1
我其实是没多少艺术细胞的人。
对绘画艺术,只能从感官上是否赏心悦目来判断,而无法辨析不同作品之间的流派差异、技巧高低等。比如毕加索的作品,艺术角度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喜欢,它的放肆和夸张。
对诗歌,大学时尤其感情受挫时读过很多,还曾满满的抄了半个笔记本。只是很多其实只是惊艳某一两句,因脱离了整体不容易体会其精妙,于是常常全文摘录。最长的应该是胡适写给徐志摩的一首,课本大小的纸张满满的有五、六页,还是正反面的。
扯远了,上面的小诗无意间看到的,尤喜欢最后一句,录而记之。
只是这喜欢的情绪蔓延开来,涓涓细流流淌,勾引我想起更多有趣的书来。
2
这几天闲在宿舍读书,难得的清闲。
上午坐床头看《读者》,窗外阴着的天忽然有啪啪的雨,疾下,几分钟后却又戛然而止。感觉是谁开了最大水量的淋浴,让你猜想还会有下一波。
上海竟也有这样利落的雨,我是喜欢的。
有篇文章,介绍台湾有名的冻顶乌龙茶和以豹纹百合作原料的“蜜饯金菊”菜。
大家爱其味道,却少有人知道它们还是破坏自然环境的“杀手”。它们生长的习性,无形中会使天然植被惨遭破坏,进而造成飞沙走石等后果。
3
一则关于分享的小故事。
犹太教规定安息日不可以做事,连按电梯钮都不行。
某个安息日,一位酷爱高尔夫球的长老实在手痒难耐,偷偷去打球。
球场一个人都没有,他乐得手舞足蹈。但不幸让天使看到了,天使急忙去上帝那告状,要上帝好好惩罚这位长老。
球打了一会儿,成绩不错,长老十分高兴。天使又去打小报告,上帝懒懒地说,知道了。
打完9个洞,几乎都一击必中。天使忍无可忍,又去找上帝。上帝神秘地笑笑。打完1-8个洞,成绩是史无前例的好,长老乐坏了。
天使很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你所说的惩罚吗?”
上帝笑了,“你想想,他的快乐能和谁说?能和谁分享?”。
果然姜是老的辣!
再假设,若一个都击而不中,沮丧的心情无人倾诉,无异于双重惩罚了。
可见,人的群体属性是骨子里的,无论快乐、忧愁,有人分享是一种幸福。
4
有篇关于歌手王杰的文章,题目很有激励意义,——人是不可能被注定的。我想自己以后应该活得积极些充实些,多读书,多学技能才是,克服惰性动起来,形成良性循坏。
还有篇文章写到美国有一获奖作文“先人们的快乐”。
说的是2155年的一天,一男孩发现“一本真正的书”,书印在纸上,字竟然“一动不动地停在纸上”,而非屏幕上移动的那种。
他还告诉妹妹,老老老爷爷当时读的就是这种书,当时还集中在一起到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上学,而非分散在家里;在教室里面对的是能从喉咙里发出声音的老师而非扬声器里的声音;……总之一切都新奇而充满乐趣。
作者感慨,科技的发达使“一些感觉正离我们远去,一些快乐正变得越来越浅薄”,比如“望眼欲穿”、比如“久别重逢”,手写字及信纸等。
读的时候英雄所见略同,但写下这些文字时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很多人喜欢厚古薄今,具有怀旧情结,犹如我有时也会畅想回到骑马坐轿、男耕女织的纯绿色生活时代,而几百年后的人也可能怀念我所处的这个年代。
历史车轮滚滚,碾压一切牛鬼蛇神花仙子呼啸而过,你我都是螳螂之臂,绝难阻挡。
与其怀念先前,何不享受当今?所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读书乐,乐读书,这样的周末,这样的遐思,是愉快的。
(初写于2007.3上海,此为修改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