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气:9/5℃,多云
今日通勤:早,06:35-07:35
晚,17:30-19:00
今日运动:八段锦6遍
***************************************************************************************************
《为什么做计划》
为什么做计划?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想做的事情。
计划是用来完成的吗?是,也不是。
计划没有完成是失败吗?不是。
几年前听过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分享,讲到有些人在完成打卡目标时为什么会感觉很困难,一个关键点在于“每天”,在制订打卡计划时把频率设定为每天,这样一来,一旦有一天因为任何原因没有做到,都会认为这项计划的执行是失败了。
已经记不起分享人是哪位大咖,但那次分享的确有很大帮助,不再执着于此。他说,制订打卡计划时,要给自己留下空间,不必要求“每天”,按照70%的比率来说,一周7天,有4天或5天做到就可以算完成计划。
这两天听裴蓓老师的《小日子》节目,恰巧也听到类似的内容,是2020年的节目了,裴老师讲自己的双子月打卡计划,计划之一是日行万步,裴老师说,不要太苛求自己,如果没有日行万步,就认为自己很糟糕,计划失败了。不是的,计划没有失败,只是计划没有那么完美地完成,比如说一个月30天,30天计划每天都完成,当然很漂亮,很完美,可是如果这月只完成27天,那不是说计划没有完成,只是90%完成,如果只完成20天,也不是没有完成,只是完成率可能只有70%。
制订计划的目的不是为了折磨自己,更不是为了在做不到的时候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没有意志力,怎么这么不能够坚持。制订计划的目的除了执行它,还有一个方面是了解自己,在执行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从而想办法发挥强项,规避弱项,用自己的长处更好地发挥自己。
想想,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学习考试的时候,60分就可以及格,85分就是优秀,没有哪个人永远每门功课都是100分的。所以,制订计划是为了更好地帮助自己、鼓励自己,而不要随便否定自己。
当然,也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不能订了计划啥都不做,也毫不在乎,那就失去了做计划的意义,不如不做。
******
《写作营作业:骄傲的事》
3月9日,参考主题:做过的一件现在想起也觉得骄傲的事
《骄傲的事》
写一件做过的让自己觉得骄傲的事,这个题目难住了我。
从小到大,好象从来没觉得哪件事曾让自己骄傲过。
小时候,胆小怯懦爱哭,不敢说话,见到外人就会躲。
不敢和人打架,不敢爬墙头,初中二年级才学会骑自行车。
小时候,最怕的人是爸爸,因为常常会挨打,为什么挨打,因为胆小怯懦爱哭。
长辈们都说,我是家里第一个孩子,所以很受宠,说我小时候喜欢吃葱,全家人挑葱给我吃。
我相信这些是真的,可我不记得,只记得自己从小不吃葱。
跟爷爷奶奶在农村长大,什么时候去的不记得,长辈们说一岁。
妹妹三岁时,也去了爷爷奶奶家,我比她大,但她敢欺负我,我不敢还手。
长大了,到县城父母身边上学,农村里的孩子,至今记得玩丢手绢游戏,手绢被放在我身后,老师提醒我,我拿起手绢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的样子。
学校放学早,到厂里找妈妈,有时遇到办公室锁着门,就会害怕,坐在门口哭。
夏天爸妈厂里发冰糕票,一张票五根冰糕,领回来我和妹妹分,每次都是她三根,我两根。有时我想轮流吃三根,却没有底气说不出口,有个声音在对我说:你是姐姐,她是妹妹,她就应该吃三根。
学生时期身材矮胖,腿粗,总被说“大杠子腿”,我讨厌自己的样子,常常看着妹妹细细的腰肢羡慕不已。
小学时,我学习很好,总考第一名,可我不觉得骄傲,我感觉到的是嘲笑,听到的是“就知道闷着头看书。”
大学毕业,来到青岛工作,其实很幸运,来自小县城的我,在别人眼里,依旧是土土的、傻傻的。我认真工作,可也知道,我的认真是有点较真、有点轴的那种,别人夸我认真的时候,带着别样的笑,我感受到的是嘲笑,觉得我的认真在别人眼里是个笑话。
我极度自卑,从不觉得做过什么事值得让自己骄傲,总在羡慕别人,讨厌自己。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个题目,想到这些遥远的琐碎的小事。
或许这一切,不过是自卑带给我的内心戏。
其实我挺幸运的,有很多爱我的人,包括妹妹,是他们最终疗愈了我。
把这些事写出来,是让我自己觉得骄傲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