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集电视连续剧《孙子兵法》,我是纯属外行,看的热闹。但见车辚马鸣,盔甲明亮,铠胄凝然,和《三国演义》有点儿相似。
对于兵圣孙武其人,我知道的并不多,无系统认识,约略偶尔地,或时得瞻一鳞半爪的样子。
仿佛历史记载中的他老人家,原本也是颇为见首不见尾的天际神龙,最后的归宿即是不知所踪的好像。
孙武子其人其事,我极是知之不详。限于个人兴趣与书籍的获取渠道,仅仅在史记、中华上下五千年,孙子兵法简介,词典以及一些个青少年读本录载的小故事上面有所获悉。
他所做过的大事,记得的仿佛就是操练女兵,佐辅阖闾。这个阖闾我在有些书上看到给写成了“阖庐”,不知缘故。至如破楚入郢,也已记忆模糊,似曾依稀。
他最叫我肃然起敬的年头,还得追溯到尚纯洁得相信历史教材上的,那些高度评价的意义总结的那些年月去了。
(当然,不相信也没什么进步意义可言。后来又觉得,教科书式总结评价之类的,虽然将人物事件扁平化了,但除了阶级敌人必须打倒以外,大多数还是相当准确的。认识到诸如此类,倒又很有点类似看山寓言的模样。)
后来买了孙子兵法,虽然看不太懂,但当翻读到某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之际,倒确实颇能令私心惊喜窃悦好一阵子。
历史教科书上面的定义早已置于忘域了,孙子的形象也日渐隐约,孙子兵法却还常常不关痛痒地捧到手上诵读几句。
然而事隔许久,毕竟孙武子的大名依旧不曾忘记。这次看到孙子的电视剧,心里自然也蛮觉得快乐与欣慰。并且因为自诩对于孙子生平还算略知一二,于是对这部影片的观看动机更趋向于欢心雀跃。
其实说真的呢,对于历史上的孙武子功绩的烜赫与否,我并不怎么在意,也并不觉得有多么了不得。
我甚至都有点倾向于认为他在实战指挥,比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尚不及于伍霣伍子胥。
伍子胥其人,据传在清朝第一号牛皮大王康熙的时代,他还曾入围武圣人竞选行列。当年同时入围的选手好像只有关羽关云长和岳飞岳鹏举。
但是这部电视剧集当中,伍子胥的军事才情是远处在孙武子之下的。不过,这个应是出于凸显主角的剧情需要,自然无须再对此多加关心。
而在这部电视剧塑造的人物角色当中,个人觉得塑造得最为成功,最为出色的人物形象,当属于吴王阖闾。他俨然是一代霸主的峥嵘头面。
至于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则是孙武与季札的一番以棋论道的谈论。
孙武问季札看到过仁义之战没有,季札讲没有。
孙武又问人世间有仁义之战没有。
季札讲有。
孙武接着问在哪里。
季札回答说在每个人的心中。
这般的对答模式,虽说在很多部影视或文学作品中都有近似的发挥,但是不管怎样,也不管在哪里看到,每一次都颇能令我心生一番感动与唏嘘之情。
剧集中,孙武子最后放弃了辅佐王霸大业,而决意离去,退隐山野林泉。
这事说到底,是因为孙武本人的武德思想在现实当中得不到贯彻,得不到实行的机会。
用阖闾的话来说,就是孙武心已死。
他的思想在天下推行不了,方选择了遁世隐栖,不知所终。
说到了隐栖,不禁又想到中国源远流长的隐逸文化。
从传说中那洗耳逃名的许由,到磻溪直钩垂钓的姜太公,再到唐宋之际蔚然成风的隐逸气候。而一至近现代,隐逸风尚则终于宣告没落式微。
这悠远的四、五千年以来,明贤大隐随意例举,就一抓一大把。像巢父、伯夷、叔齐、狂接舆之类的为无待避世之隐。他们只愿终老山林,不愿再面向世外。
而后来的其他隐逸者们,应无不为了终南捷径待机而隐。连历史上那最为真性情的大隐士陶渊明,在最初隐居的时季,也只不过是在等待着一旦复出即大展拳脚,施展抱负,服务朝廷,效劳百姓。
至于支遁、林逋、邵雍、种放等人则更加不用说了。亦官亦隐的王维,疲于宦游的孟浩然,功成身退的范蠡、张良......
他们或无计而隐,或无奈而隐,或为了避祸,或为了明哲保身故,隐逸文化就在这样一带氛围之中日趋完善。
孙武的隐去,说来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种无奈而后的归隐。
他的武德思想建筑在理想主义之上,现实世界让他看不到有能够实现的机会。于是他思隐,“进不求虚名,退不避罪过”。
在他认识到如果无愧于吴王的知遇,便将荼毒天下灵长之际,就断然决意辞官。这似乎也应归纳于实现不了愿望者的一种心冷状态吧。
——我既无能为力于天下众生、至高武德,那我就不面对了吧。
以不了而了之,也是隐逸者们的处世之道。不是看得透,而是想避过。
就孙武子而言,终他之一生一世,只怕永难放得下至大武德这一精神操守。但是,他虽然仍放不下去,却又真真实现不了,于是只得隐居遁世。
看当然尚未看透,却也只得强迫自己忘掉一切,躲避那些。
纵观数千年历史长河,假借仁义之名,掩盖盗贼之实竟然是时月进程的主旋律。有多少像孙武子那样的思想家,虽然看的透,却又躲不过,只于史册上一路演绎下来,那起起幕幕鸟尽弓藏、兔死狐悲的活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