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芭蕉叶扇
父亲过世,撇下母亲,自己倍感独单。
父亲在世,身体不错,可是,母亲眼睛不太好使,虽做过白内障手术,效果不进如意,一切全靠父亲伺候,两位老人相伴,我们做儿女的也就省却了许多事,我们还是进我们儿女孝心,有事给家老人打个电话,没事与孩子,爱人到家与老人团聚,老人便也深为喜欢。让其老人与我们到县城来住,老人万万不肯,一是唯恐连累我们,我们平时工作都忙,没有时间陪伴。再说我们住的楼房,上下不甚方便。同时,老人感觉在农村老家生活日久,已经习惯,独家独院,院中种的瓜果,蔬菜,不时照顾,也是一种闲情雅致,也是一种锻炼,自己种植的绿色蔬菜,纯天然,无毒害,绝对安全,我们喜欢。环境相对安宁,左邻右舍,都是极熟的自己人,大伯,爷爷叫的相当亲切,老人喜欢。再说,吃穿用度都不缺,老家哥哥弟弟两家人也在农村居住,有空就到老人那里转转,拉拉家常,聊聊天,看看有什么需要的,就想着去办。鉴于此,我也没有勉强老人到城里来。
父亲由于突发病故,撒手人寰,让我们措手不及,感觉没有尽子女孝心,留下更多遗憾。这也是父亲不想劳累我们明智决断。我们更加感觉父爱如山。
留下母亲,我们几个就协商,母亲眼不好使,看不清楚,身体虽好,但自理有困难,我们轮流伺候,陪伴。母亲起初不同意,可是,面对客观现实,我们耐心劝导,分析母亲理解接纳。轮到姐姐,哥哥,弟弟就把母亲接到自己家,这样母亲想吃什么做什么,洗涮方便,与老人聊天,说话,还不误把家务干,与孙男嫡女一起,也慢慢习惯,喜欢。因为姐姐,哥哥,弟弟理解我们有固定工作,没有计划给我安排,我也是尽一份儿女孝心情谊,过周末到家团聚起一吃顿饭。放假,一定回家,陪伴,伺候一段时间,今年暑假好说歹说母亲同意,总算把母亲接到城里来,因我有充足时间陪伴,这里也方便,起码不再因下雨犯难,方便走很远。
我在家专一陪伴母亲,早晨,徬晚跟母亲一起在小区锻炼,下午让给母亲搬着凳子与小区的老妈妈聊天,母亲喜欢吃什么,就可就近超市购买,自己加工,母亲聊家常,我便是一个忠诚的听众,及时一万遍的话题,我还是如同儿时恭恭敬敬,认真倾听,不时点点头,还发出疑问,让母亲解释,母亲便是兴趣盎然。难怪,别人都说母亲见到我,话都躲起来,因为老人喜欢。母亲休息,我在客厅看书,绝对给母亲一个安静的休息空间。
老人习惯在家自然,可在这里,天热开空调一是老人嫌费电,二是说空调吹冷风受不了。开风扇,一样风声呼呼,心烦。只想要把扇子,自己扇扇,还是只喜欢芭蕉扇。如今,处处都是现代电器,这样原始的手摇扇子,着实少见。我为此,访问多少人,没有答案,因为商店,超市不买。为了满足母亲愿望,我跑遍大街小巷,日杂门市。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南街一家日杂门市发现,店主人突然想起,这还是几年前的堆积陈货,尘土封面,没有人问津,只好让他静静躺在那里,店主人那鸡毛掸子绰绰,让我看,找的就是它。一个五元两个八元都不卖,我就买下了一个芭蕉扇,了却了一分心愿。店主人还算诚信,做售后技术指导,让我回家好好洗涮,一定空干水,在一个相对平整的地方压起来,这样不易变形,我对商店的服务点赞。
我把芭蕉扇交给母亲,母亲便如获至宝,寸步不离,摇动芭蕉扇找回久违的感觉,喜欢。自己动手得到锻炼,动手吧把炎热驱赶,关键经济安全。母亲高兴便是儿女的心愿,有人不理解问我,在家还让母亲使用芭蕉扇,这是秘密不能讲,因为这不是一言两语能讲完。
芭蕉扇也是一份孝心,这是母亲怀旧,俭省节约,注意环保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