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适也,无莫也
先生曰:“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乃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著。且如受人馈赠,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受的。你若执著了今日当受的便一切受去,执著了今日不当受的便一切不受去,便是‘适’,‘莫’,便不是良知的本体,如何唤得做义?”
没有固定的肯定模式,也没有固定的否定模式,符合义则可,不符义则不可。义即良知,符合良知的,就可行;不符合良知的,不可行。知道良知是本质,才不会执著。
思无邪
先生曰:“岂特三百篇,《六经》只此一言便可贯,以至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话,‘思无邪’一言也可该贯。此外更有何说?此是一了百了的功夫。”
先生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疑问,而是更加强调了思无邪的作用。最后点出“思无邪”是一了百了的功夫,为什么呢?也没有做出更进一步的解释。不知道他的学生弄清楚了没有?我感觉,思无邪就是至诚无息,不知对否?
道心,人心
先生曰:“‘率性之谓道’,便是‘道心’;但著些人的意思在,便是‘人心’。‘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依著‘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撅执中”这是儒家学术的核心,先生回答了学生的疑问。所谓道心,是纯自然的天性就是道心,只要沾染了一丝人的世俗的念头,便是人心了。道心无色无味,不易理解和掌握,所谓:微;一旦按照人的世俗的念头去做,就有不妥之处,所谓“惟危”。如何避免被人心沾染,而按道心行事呢?“惟精惟一,允撅执中”。就是致良知,精细体察天理,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因材施教
问:“‘中 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愚的人,与之语上尚且不进,况不与之语,可乎?”
先生曰:“不是圣人终不与语。圣人的心忧不得人人都做圣人,只是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他起来。”
先生说,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可以一概而论,盲目下功夫,花精力。而要慢慢琢磨教的内容和方式,才能启发智慧,收到好的效果。
记得,晓得,明得
问:“读书不记得,如何?”
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读书是为了明理,而不是记忆。如今为了考试,本末倒置,不仅浪费人的精力,更可惜的是把人学成了书呆子。教育者如果能接受这个理念,孩子们可就解放了。我们学习也要秉持这个观点。
毁谤
先生曰:“毁谤自外来的,虽圣人如何免得?人只贵于自修,若自己实实落落是个圣贤,纵然人都毁他,也说他不着,却若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若自己是个象恭色庄、不坚不介的,纵然没一个人说他,他的恶 终须一日发露。所以孟子说:‘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毁誉在外的,安能避得?只要自修何如尔。”
如何应对小人毁谤?这篇文章真是让人有所醒悟啊。加强自我修养,毁谤能奈我何?毁谤外来,圣人也难以避免,况于常人?人心自有公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