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退耕还林要从桐树的种植开始说起,虽然桐树最早是独家种植,但它为后来的退耕还林种植花椒和椿树奠定了基础,尽管这种向经济树木偏移的退耕还林没成果。
种植桐树自然是为了熬制桐油,看《三国演义》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时候就知道刀枪不入的藤甲需要用桐油来浸泡,当然桐油不会只有这一种用途,它主要是用于做防护涂层。
小时候在那坡上放牛,我们就爱爬到那桐树上去摘桐果,摘桐果自然不是拿来吃,而是用来游戏打桐仗。那桐果是不能吃的,因为我吃过一次,差点小命不保。
我没有经历过种植桐树的人家采摘桐果,就像我没经历过家乡的造纸一样,也不知道他们种植桐树是自己熬制桐油来卖,还是直接卖桐瓣。从我家搬到新房子以后,那一坡土地就抛荒了,其实也不是抛荒,是退耕还林。早先桐树只是被种植到每一块土的边缘,土还是要用来种庄稼的。后来退耕还林就不能种庄稼了,那些土里就横七竖八地种满了椿树。也不知道当时退耕还林为什么要种椿树,也许是为了椿芽,因为我们确实采摘过几次椿芽做菜吃。如果是为了卖树,那就有点扯淡,因为这退耕还林二十余年了,我也没见当时种的椿树成材,有些反而成了柴。
我们家乡早些年间的退耕还林完全就没效果,不管是种花椒还是种椿树,最主要的原因是疏于管理。最开始的几个月还有人管,不准在里边放牛,被抓到就要罚款。后面就放开了,那些退耕还林的土地直接就成了放牛场,里边种植的东西自然就要遭殃。反而是近十年种的松树,长势惊人,已然成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