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儒学经典散文
成德之人,谓之君子

成德之人,谓之君子

作者: 听雨小咖 | 来源:发表于2018-01-09 20:13 被阅读11次

《论语•宪问篇》

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己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以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即为——

子路曾经问孔子:什么是君子?

孔子说:所谓君子就是"修己以敬"

子路还不满意,他说:只有这样吗?

孔子再说:"修己以安人"

子路再说:只有这样吗?

孔子接着说:"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最后一个回答的意思为:修己以达到使世界美好,进而转化世界。孔子说,连尧舜都不一定能够做得非常的完满。

一问一答中的关键词“君子”,如此理解,所谓君子,即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先完成自我的转化,然后致力于世界转化的伟大事业,这样一个“成德之人”,可谓“君子”

其实,对于“君子”、“自我”这些话题,就如孔子所说,重在“德行修持”,修身、修行,通过学习,内化成“德”

现代社会中,义务教育也开始向“素质教育”转化,逐渐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可见一斑。

实现一种品德的传播,需要个人的“好学”、“践行”、“自我转化”,再“传递给他人和世界”。如果能从娃娃抓起,固然是好,一种美好的德行根深蒂固,是一辈子的无价财富,还能一代传承一代,世代相传。真正的“君子”莫过于此吧。

如何“成德”?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孔子曾回答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像国君一样做好一个国君,像个大臣一样做好一个大臣,像父亲一样做好一个个父亲,像儿子一样做好一个儿子。换而言之,即是做好自己的责任、本职,拥有责任之内的格局。

看似简单的八个字,真正能做到却不容易,不说做国君和臣子,单就“父父、子子”涵盖的内容也非一书可全。父亲有父亲的责任、担当、价值和使命。爱妻子、育家人、护平安、尽义务等,成就了父亲的责任和伟大,这就是父亲的“德”。为人子女,尽孝尽善,成家立业,遵纪守法,自我提升等,这是为人子女的“德”

而这个“成德”的过程,最重要来源于“学习”。从课本学习,从社会学习,从经历学习,从成德之人身上学习,同步把学到的价值自觉、价值内涵,内化到我们的身心、行为中,不知不觉,“德”自成,“君”已生

相关文章

  • 成德之人,谓之君子

    《论语•宪问篇》 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己乎? 曰:修己以安百...

  • 论才德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

  • 君子和小人

    谈及君子和小人不禁想起资治通鉴有如下表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全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

  • 德与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 德与才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 day290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

  • 才德

    司马温工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余谓德与才不可偏重。...

  • 少君子之论

    古人有云:“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德才全尽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以愚之...

  • 素养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 司马懿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给出君子和小人的定义是:“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不得不说司马光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德之人,谓之君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bg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