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衫"里的对话
中考过后,日子似乎过得飞快。随着天气变冷,学生们单薄的校服已难以抵御日渐强势的寒风侵袭。于是学校做出人文决定:学生在校可以不穿校服,自主衣着,保暖为上。刚好初一孩子们穿校服的新鲜劲儿正在渐渐消退,欢欣鼓舞地穿来了他们各自心仪的靓丽服装。
周一上课,一进教室,色彩斑斓,式样各异的时新服饰与孩子们朝气蓬勃的笑脸,让我的心情也瞬间变得温暖、明快了许多。是啊,着校服固然整齐划一、人人平等、不显贫富,便于管理、便于受到保护。但五彩缤纷,彰显儿童个性的着装更显孩子们天性的烂漫、率真、活泼。我们心照不宣地相视而笑,在愉快的气氛中开始了以How much is/are....? 句式结构,关于"价钱"话题的学习与讨论。
今天的课堂,不知是因了学习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衔接,亦或是因为孩子们心情愉快的缘故,他们对新知的接受能力似乎比往日更快一些,讨论也比以往更加热烈主动。
看他们对目标语言的理解已达到了预期效果,我开始引导他们进入每课必有的Pairwork,口语拓展训练环节。每到这个环节,孩子们总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最为兴奋的时刻,也是他们思维最为活跃的时刻。将近一个学期的朝夕相处,灵动的他们,总是非常关注被我叫到的第一、二组同学的位置或学力层次,力图尽快找到被老师点将,参与对话活动同学的辐射轨迹,以便预测自己能否参与对话的几率,好把自己的独特见解分享给大家,或思谋着是否能侥幸逃脱课堂发言的为难。看到他们急切期盼的眼神和情态各异的表情与坐姿,我的思路似乎也豁然开朗了–––何不充分利用一下今天的新鲜资源呢?于是,我一改往日按座位的排、行、对角线、错排移行、V型回环等组对方式轮流的惯例,而是让服饰色彩一致或相似的同学两两一组进行活动。因为我发现他们的服饰虽然颜色五彩缤纷,式样也各显风采,但也不乏相同或相似的颜色。同时我也想借此改变一下Pairwork在学生心中已形成的思维定势。
"撞衫"里的对话起先同学们都蒙住了,因为被叫到的两个人要么东一个西一个、要么高一个矮一个、要么男一个女一个,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惯常思路。没被叫到的同学一声不吭的瞪大眼睛,视线和坐姿随着我所叫到的同学位置而满教室转动,被叫到的同学也是在意外的惊喜或惊慌中临场发挥进行会话。全班同学的精神瞬间高度集中,因为我发现每到此时,都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开朗活泼、学习积极、基础厚实的同学唯恐轮不到他,手举的小树林一般、或者着急的站起来喊着、叫着、笑着向我招手;而性格内向、不善言表或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却害怕被叫到,总是把头埋的低了再低,佯装专注的盯着课本而没有勇气抬头的同学也有。但绝大多数同学都热切关注着我的指令,以便能早掌握我的规律,就能早做准备或者放松心态去观望或偷偷地做做小动作,想想小心事以度过课堂时光。可今天我的行事风格让他们觉得太意外:老师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了呢?
"撞衫"里的对话 "撞衫"里的对话我似乎漫无边际地一组组的叫着,被叫的同学们也一组组的交流着,全班同学的精神也高度集中着……四组过去了,我发现任承伟、王晨、黄锦波、高稼等几个小机灵鬼开始窃窃私语了,正要问问他们看出什么了,话还未出口,张萌和田甜两个女孩"呼"的一下站了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老师,该我们俩了!"
"Why?"我假装糊涂。
"颜色!"这一次几乎是全班齐呼了!
"Wonderful ! You are all clever! "我再也绷不住和他们一起开心的笑了。
"老师,你今天的策略是`撞衫'里的对话呀!"索龙宇激动的脸都红了,为他能想出这么新颖的主题词而兴奋不已,站起来变摇晃边说,这可是他高兴时的一个惯有的标志性动作。
"是呀!"我赶快肯定他的"精准"定义和新颖思维,并借机引导。"这么好的资源我们为什么不用呢?你们能坐在同一个教室,听同一位老师的课,穿同一颜色的衣服,进行同一主题的对话,这些都说明什么呢?"因为他们现在受英语知识储备的局限,我不得不时时用汉语启发他们。
"缘分!"天呼地应般的回答。
"这么好的缘分我们该怎么相处呢?"我继续引导。
"齐心协力,努力奋进!"他们宣誓般的振臂高呼。
我笑了,他们也笑了。我接着问:"那大家说下一组该谁和谁了呢?"
"撞衫"里的对话"Liu Jin-long and Meng Tian-jian, please!"调皮地他们模仿着我的语气,向穿着肩部具有相同花瓣图样棉衣的两位男孩做出了邀请的手势。在大家的期待中,平时不善表达,学习基础也相对薄弱的他们,竟虽慢但正确地运用我们今天的目标语言完成了对话。还没用我发口令,同学们已向着他们掌心朝上,四指弯曲,说出了我们的课堂激励语:"Wonderful!"
"撞衫"里的对话随后,在大家的热烈举荐中,又有几组服装颜色相同或相似的同学都说出了成功的对话,当然,他们也没有忘记今天依然有两个同学是穿校服来上课的,在大家的怂恿中他们俩也非常乐意的做了一个对话。课堂上,笑声,掌声,会话声,汇成了一首欢乐和谐的奏鸣曲。
我在为孩子们机敏的反应而欣慰的同时,更为他们善解人意的互相激励、奋发向上的凝聚力而感动。
我又问他们:"老师今天引导你们搭对的方式不同以往,但你们却能做的这么好,理解的这么快,并且总结出了‘撞衫里的对话‘这么精准的界定。说明我们课堂活动的模式……"
我还没说完,就被他们七嘴八舌给打断了:
"千变万化!"
"万变不离其宗!"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different thing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same thing."
孩子们煞有介事地复述着我在课堂中,就开放性话题讨论中,肯定他们不同观点的多维存在性时常说的这句话来阐释我们课堂活动中同伴搭对方式的多样性。
此时此刻,听他们能把这么长的句子一气呵成地说完整,我真的很开心,犹如口含一枚阿尔卑斯棒棒糖,甜在了心里。尽管我知道,有百分之八十甚至以上的同学写不出这两句话,但对进入校门不到一学期的初一学生来说,能理解其含义并运用到恰当的语言环境中,传递出正确的语义信息,我认为我的语言浸染、渗透目标已经出色的达到了!
我为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喝彩;为自己能善于观察、捕捉到进行课堂活动新的切入点而自豪;更为孩子们灵动、机敏、勤思、向学、友爱、互助的品质与精神而感动。
"撞衫"里的对话!
好接地气的灵动思维!让我在佩服小小的他的精炼概括之余,也不禁对自己今后的教学行为有了新的思路:顺应时代潮流,关注生活动态,做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唤醒者、点燃创新思维的引导者、传递快乐成长的引路人,我定努力前行!
2017.1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