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朱君長先生生前最後的詩歌專輯 By:Edith 11/12/2017
《新文學》特刊公眾平台終於在2017年l2月9日如期發佈。首刊當然是社長及主編林靜女士的致詞。接下來,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林靜女士告知,她在8日下午,突然得知朱君長先生病危!所以,臨時決定第二期刊登朱先生的最新的三組詩。待《新文學》特刊第二期做好發佈,林靜主編得知朱先生於2017年12月9日北京時間凌晨3:09辭世!大家在惋惜詩人離去的同時,也為《新文學》特刊能夠及時在朱先生逝世前,他還有意識的情況下,為他在世的最後時光裡,以頑強的生命力和對詩歌的不離不棄的愛戀寫就的三組詩歌編輯成專輯發佈而感到欣慰。特別是林靜女士,不顧眼症疼痛,連夜編輯刊發,也算是告慰朱君長先生的在天詩靈。
慚愧自己的孤陋寡聞,以前竟然從未讀過朱先生的詩。第一次讀到這三組詩,就被他詩中所表現的愛惜人才的高風亮節,博大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氣勢磅礴的詩意,豐富多彩的語言,融會貫通的詩脈,朗朗上口的韻律所吸引。讓我一讀再讀,繼而有一種內在的衝動,想寫點什麼,以表達對這位剛剛從《新文學》特刊中認識的可歌可敬的詩人前輩的敬仰。
一、城基
我看到了「溝壑城塹」「扛過千年風雨」,蜿蜒萬里的長城,和長城下歷經風霜雪雨的「古銅色容顏」。戰火摧殘下的「秦磚漢土,關內塞外」,即便有那麼多的哀怨凝結在烽火台上,「悲滄穿越九州大地」,象徵兩千多年中華文明的萬里長城的根基依然穩固深厚,且「堅如磐石」。縈繞在中華兒女心間的憧憬,無論曾經怎樣破碎,依然時時出現在夢中,顯現在現實裡,並且不斷地與其它文化「交流、碰撞、融合」,使之「奠基了世界的大中國」!我可以想像,在病痛折磨中的朱先生,也因著這樣的憧憬和理想而充滿希望!
二、讀林靜詩作的思考
(一)讀了朱先生的這三首關於林靜詩作的思考,即便我不知道他們相互已經認識了多久,我也能感到他們之間深深的情誼和厚厚的懂得!也更理解林靜女士在編輯這個專輯時的沉重心情。在漫長的以詩明志,以詩言聲的路途中,能夠有這樣的前輩的愛護與支持,理解與尊重,該是多麼值得慶幸和珍惜啊!而朱先生也從林靜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類似的思考。所以,朱先生才會這樣寫:
「恰如一部記載千年的歷史
——給了我閱讀死與火的興趣
恰如一個穿越千年的靈魂
——給了我追溯歲月的夢境
恰如一片千年凝固的輝煌
——給了我繼續尋找完美的路徑」
(二)還有誰能像朱先生這樣深透地讀懂林靜和她的詩?儘管人生道路「荊棘叢生,崎嶇險峻」,但「詩性的活著,詩意的棲居」,心中的太陽,一直照亮前方的路程。「面對詬病,多角度切入從廣角拉向遠方」,依然可以尋找到「物質的歸屬和心靈的安居」。朱先生在病痛中,還是在追尋著美好,仍然在「沿著自然的走向」,前行⋯⋯我彷彿看到燃燒的火焰照亮詩人前行的道路,詩意的天空永遠澄澈通明!
(三)林靜女士的詩在文化意藴方面涵蓋範圍很廣。若是沒有比較深厚的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底蘊,不容易看懂詩詞語言之下的深意。朱先生的第三首讀林靜詩作的詩,就為我們打開了讀她詩的眼界:「讓文字析出的思想在天空上奮力飛翔」,讓我們聽到「大海的笑聲,讓所有的自然生命震撼」!真正詩人的靈魂是居住在青山綠水中,又從那裡昇華出來,將洗淨的靈魂通過文字將精金似的思想、靈感畫在紙上,使意藴如墨般通過閱讀思考慢慢暈開來。
三、畫布上的圓
(一)在這組詩中,詩人言詞壯闊,鏗鏘有力!先生將地球及其所在的宇宙空間平面化,使之成為一塊巨大無窮的畫布(宇宙)中的一個平面。在這個「渾身褶皺」「人力無法拉平」的地球平面上,曾經有「盛世乾坤,燦爛山河」的中國,在這三百六十五度圓規畫成的大地上,戰鼓一代代轟鳴,在硝煙的味道裡,也有如此燦爛的藝術文化,有「優美的曲韻」,成為歷代「教科書上的驕傲」!
(二)詩人又將地球放在時間的河流中,時間不會因任何自然或非自然的因素而停止或更加快地向前或是人為地向後。歷史在時間的長河中,一代一代向前發展,卻有那麼多相似性:每個國家不同卻又有些相似,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中,發生的某些事件卻又有些相似。時間不可抗拒地向前推行,它包容萬物,溝谷山壑,驚濤駭浪,也造就了珠峰的獨樹一幟!「在大地之巔看日出日落/宇宙沒有合理的解釋」,但只要人們以開放的心態,長遠的眼光看一切事物,無論是如黑白兩面性的東西方,還是如「一個中心點東南西北距離都相當」的中國,都可以有「翻過這座高山陽光燦爛鮮花芬芳」的柳暗花明景觀!
(三)面對時代和世界的巨大變化,站在前人已經發展的寬廣天地上,猶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撫摸日月星辰」,如今,成就夢想的機會越來越多。「人在萬物中,陽光將永續自然的輝煌」,看著「金光霞履,衣團錦繡」的華麗風光,我們是「呆若木雞,恍惚了春夏秋冬的夢殤」,還是「山重水復」,讓「時鐘燃著烈火滾過滄桑」?!機會就在面前,選擇將是每個人的權利。
(四)我可以想像得到朱先生在生命正在走入低谷,即將走向最後篇章的時刻,依然信心滿滿,熱情洋溢,緬懷過去,展望未來。將病痛折磨拋到九霄雲外,用熱愛生命的心,激情澎湃地沾著沸騰的血,寫出的最後的生命樂章,將永遠留在他熱愛的人間!雖然「水照流,山依舊」,我相信朱先生的詩將如「黃河長江流經無數歲月」,我們也期盼「三十年後,我們等你布衣歸來」⋯⋯
寫完後,我長長舒了一口氣,掩卷長思,彷彿看到了朱先生與他的詩一起,向我們走來,向未來走去!
這詩還帶著他的體溫城基
扛過千年的風雨
在你殘缺不全的軀體上
風雷和閃電敲響了每一塊青磚
陽光下古銅色的容顏
深深的褶皺溢出黑色的油脂發亮
溝壑城塹,彎曲的脊背
它仍是當年不倒的萬里長城
秦磚漢土,關內塞外
哀怨的頑石上留下頑強的印痕
悲聲穿越九州的旋律
在烽火臺上縈繞凝結一個憧憬
兩千多年的厚重根基
堅如磐石的老子、孔子鑄就的夢
像生命的血液浸透人心
更始長劍,鄭和下西洋的強大
陸地、海上沒有窮盡的長風
戰國廝殺的號角猶在
力透城鎮、鄉村、海浪、山峰
差異地交流、碰撞、融合
萬里長城奠基了世界的大中國……
2017年5月11日
讀林靜①詩作的思考
(一)
恰如一部記載千年的歷史
——給了我閱讀死與火②的興趣
恰如一個穿越千年的靈魂
——給了我追溯歲月的夢境
恰如一片千年凝固的輝煌
——給了我繼續尋找完美的路徑
長歌行③凝思而沉重的思考
恰如一束清輝在天地間閃閃發亮
我置身岩石與大海對撞
那激起的悲壯帶著熱血呼嘯拍岸
又一座山峰崩塌驚天動地
又一輪海嘯怒吼蕩滌萬物生命
閃電在岩石上劃過魂銷未定
刹那間風雨同舟綁定了陽光的博愛
有沙漠有綠洲,胡楊林橄欖樹
在這裏,只有在這裡你才奢侈富有
百年,千年,一萬年的夙願
太陽下我們裸露地穿行,仍在穿行……
注釋:
① 林靜,旅美詩人。2015年北京中華世紀壇中秋國際詩歌節開幕式上朗誦的組詩《月光曲》的作者。現任世界書畫家聯合會及國際音樂交流協會藝術顧問。
② 死與火,林靜創作的長篇交響套詩《死與火》,目前已創作到第五部。
③ 長歌行,林靜《死與火》中的第五部第一章。於2016年9月19日完成。
(二)
那是一段荊棘叢生的路
溝壑交錯,崎嶇險峻,高矮成峰
當太陽在雲山的縫隙中俯瞰寰宇
當月光抵達大地①凝結成一個真實的夢
夢境中煙雨無窮,天地演化
誰在大海的漩流中敞開胸懷將宇宙包容
大海悲愴地歎息
太陽的視角也越來越發的無奈
視覺和觸覺都已經模糊
誰的思維走了直線,偶爾跳向兩邊瞭望
地球圍著太陽的光芒旋轉
黑白分明演化,每個角落都在迸發力量
詩性的活著,詩意的棲居
一堆神化的偶像敲著晨鐘暮鼓接受死亡
無法拒絕的世界充滿變故②
面對詬病,多角度切入從廣角拉向遠方
在天空上看地球的表面
每一塊方田,每一座城市都是富麗堂皇
尋找物質歸屬和心靈的安居
我們追求完美,盡管疼痛早已凝固成牆③
盡管眼淚早已匯入大海
我們仍在前行——終將沿著自然的走向……
2017年5月25日
注釋:
① 引自林靜組詩《月光曲·當月光抵達大地》第一行。
② 引自林靜組詩《丙申五月歎百年·歎百年》第八行。
③ 引自林靜組詩《現實·疼痛早已凝固成牆》第十一行。
(三)
古希臘神話開啟了西方文明
後羿射日轉化了太陽暴殄天物的個性
我們曾在荒原上求生
我們克服黑夜的恐懼勇敢地迎接太陽
我們收獲的果實都是付出
因為種下的每一粒種子都曾激情萬丈
文字的天地彌漫著硝煙
見證了傳統與進步,善與惡激烈碰撞
我們從不吝惜語言的疲憊
讓文字析出的思想在天空上奮力飛翔
虛擬的世界依賴人的意志
而人造衛星、國際空間站卻真實存在
我們曾問大海為何不溢①
大海的笑聲,讓所有的自然生命震撼
我們感受的只是恐怖與死亡
我們無法理解藍天碧海的心碎和哀傷
我們認識的宇宙沒有盡頭
晝夜輪替,這裏是白天,那裡是月光
固有的世界讓未來突破
我們經曆艱難坎坷,又似乎早已淡忘
我們在夢裏建構未來
讓語言在紙上,在意蘊深處漸漸膨脹②
青山綠水為靈魂的居所
人,享受了至尊至神為什麼還要瘋狂……
2017年6月3日
注釋:
① 源自屈原《楚辭·天問》三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第47頁第五行。
② 源自林靜短詩《詩歌日感懷》的思考。
畫布上的圓
(一)
誰也無力扯平這塊畫布
在它面前我們顯得非常的渺小
渾身褶皺,宇宙般遼闊
人力無法拉平,這是鴻蒙之昊
盛世乾坤,燦爛的山河
一個巨大的圓規,三百六十度
一個鐵腕神力的畫匠
畫上了,兩點相接,黃河故道
不是很圓,山河炫耀
有其形,有其體,有箏聲鼓鳴
一個月夜鉤沉的莊嚴
忽地聽見十送紅軍,翻身道情
優美的曲韻,潤醒一份蒼老
硝煙的味道,教科書上的驕傲
由遠而近,殺聲震耳
地球村真的不太平,敢與比高
(二)
地球有規律的旋轉
時鐘不會因非自然力而停滯不前
山嵐奔騰,滾滾西去
設定的時間終於有了精准的節點
時間是不可抗拒的規律
海面上驚濤駭浪沖擊著高山屏障
這溝穀山壑包容了萬物
回聲源自空間裏塞滿了一個學說
珠峰孤獨卻獨樹一幟
攀登者從各自角度詮釋它的功德
在大地之巔看日出日落
宇宙沒有合理的解釋,保持多樣
縫隙裏的陽光灑在畫布上
一個中心點東南西北距離都相當
旋轉隱藏了黑白的兩面性
翻過這座高山陽光燦爛鮮花芬芳
(三)
從茅道的崎嶇山穀登上高峰
天地寬廣,揮手望去萬物都在敬仰
畫布上的圓似烈火燃燒荊棘
帶著風夾著電,一路凱歌與原點相連
站在巨人的肩上撫摸日月星辰
祖先的遺產融入了當代山河,已更強
前輩留下了雄厚的物質積累
讓機會成就夢想,並深深刻在畫布上
我們走的不是上帝的腳步
三位一體萬物永恒只是個貪婪的奢望
自然力將推動時鐘行走
人在萬物中,陽光將永續自然的輝煌
金光霞履,衣團錦繡
呆若木雞,恍惚了春夏秋冬的夢殤
山呆了,水呆了,人呆了
山重水複,時鐘燃著烈火滾過滄桑
(四)
水照流,山依舊
蜿蜒九曲的道上留下花的屍骸
黃河長江流經無數歲月
當入海的瞬間又何曾有過悲哀
我們在未來等你
三十年後,我們等你布衣歸來……
2017年9月22日於渾河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