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注意到,《证券时报》16日刊登署名为皮海洲的文章,强调指出“蓝筹股也应防范过度炒作的风险”,也恰在16日,多只此前被大肆炒作的所谓“绩优白马股”(例如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三安光电等)延续了15日出现的下跌(甚至是“闪崩”)态势,反倒是一直“不温不火”的券商、地产板块在尾盘“快速拉升”(银行股近日的强势更多与郭嘉队操作上证50的“维稳”动作有关,日前已有相关分析,本文不再赘述)。
从短期行情在一根阴线之后立马“打出”一根阳线的“强势”氛围看,上述“白马闪崩、券商爆拉”的“对冲态势”,很可能与部分机构当前的“调仓换股”有关——
此前,大批机构扎堆白马蓝筹无非是想靠着所谓“价值投资”的故事,把股价吹高,但是目前陆续闪崩的业绩白马股已经折射出这些白马“杀人不见血”的凶狠之处。
近期银监会绵密的“收紧银行资金”动作意图已经“明白无误”,即使证监会有意“错开监管压力”,暂时不对股市“下手”,但是股市内部的个股风险则不是证监会所能管得了的事情了。
这也促使部分“扎堆白马”的机构,为了防范监管风险的冲击,而不得不自觉卖出“已经获利丰厚”的优质白马股——银监会的动作虽然没有直接针对股市的投资机构,但其所约束的“银行各类表外、委外业务”的资金去向,很大程度都与所谓的股市投资有关,随着监管动作的“落实”,保不齐就会有机构面临被“抽资”的风险!
因此,卖股还钱成为无奈之举。而正是这些机构“平仓式卖出”,将会给大批机构扎堆的个股带来闪崩的风险。
如果机构并不愿意就此放弃参与“博反弹、填平估值洼地”的机会,那么,他们寻找此前“扎堆现象较少、安全性较高、估值水平低的品种”,就成为“合理”的选择!
如此,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为何在16日尾盘,2017年以来“表现平平”的券商、地产板块,又有了“被打鸡血”的迹象——
●银行、证券金融股在前期资管新规酝酿期间已经大幅下跌,而国家队据悉也是在上波顶部老早就减仓了。
●而地产股也是过去一两年来的“臭老九”。基于房地产长期严控的大背景,多数机构一直不看好房地产股票的未来。但地产股至少在当前会受益于“机构换股提前卡位”的支撑。
我们仍然强调,白马股仍然是未来中长期投资的机会所在。但是短期之内正是基于银监会“监管”信托所点燃的闪崩风险,已经让扎堆在白马股里面的机构开始警惕,而《证券时报》的那篇关于“蓝筹股风险”的文章,又很容易让人想起监管层在2017年11月底,对“茅台股价吹捧、炒作”的“调控”。
作为一种“积极的应对”,接下来谁先跑到之前扎堆现象较少、估值较低的“第二梯队”当中去,谁就能够在短期行情内尽早取得主动权。
因此,大家也不难理解为何16日尾盘出现机构疯狂涌入证券、地产的现象了。
周末发生的几件大事或许与此密切相关
让我们深思的倒不是16日的一根大阳线,而是当天尾盘出现的券商、银行、地产股的快速拉升。关于16日尾盘的异常迹象,虽然暂时难以对其作出明确的论断,但是如果从策略交易的思维来看当前市场的话,则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去重视。
周末发生的几件大事或许与此密切相关——
●银监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
●《中国证券报》消息称,近日多家信托公司收紧股票配资业务,包括暂停新增有中间级的配资业务、暂停新增单票配资业务。
●《证券时报》从多个信托公司证实,自1月11日起,北京和上海等银监部门已经对信托公司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规范信托公司证券投资类业务,暂停设置有中间级的结构化证券投资业务。
此消息一出后,周一开盘多家优质业绩白马股陆续崩盘。例如赣锋锂业、天齐锂业、三安光电等,此外近期在沪指11连阳期间,我注意到时不时就有几只个股因为涉及云南信托计划或者华宝信托计划产品而突然闪崩跌停。当时囿于猜测而未深究,但结合周末银监会的消息来看,当前收紧信托已经很明显是台面上的事情了。
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往往就不是说公司有没有业绩驱动的问题了。例如赣锋锂业这种机构扎堆的锂电白马龙头股。周一盘中无抵抗式暴跌直至跌停,周二继续大幅下挫。而类似的三安光电、信维通信皆大幅下跌。
表面上看这些问题确实和地产金融股的突然爆拉无甚关系,但是细想之下,你会发现这种迹象或许是机构当前在配置上调仓换股。
大批机构扎堆白马蓝筹无非是想靠着价值投资的风把股价吹高,但是目前陆续闪崩的白马业绩股已经折射出这些白马“杀人不见血”的凶狠之处。一方面银监会的动作已经“明白无误”,大家心知肚明。即使说证监会有意错开银监会的监管压力而暂时不对股市“下手”。但是股市内部的个股风险则不是证监会所能管得了的事情了。
所以表面上很齐心的机构们,内部则是“潮水退去,谁在裸泳谁心里清楚”。这也决定了接下来部分扎堆的机构为了防范银监会的监管风险而不得不自觉卖出优质白马股。卖股还钱成为无奈之举。而这些机构平仓式卖出将会给大批机构扎堆的个股带来闪崩的风险。
那么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只能是选择机构扎堆现象较少的、安全性较高的、估值水平低的个股更为合适。
环顾当前A股,尚且具备我们提到的这几个条件的板块并不多。
银行、证券金融股在前期资管新规酝酿期间已经大幅下跌,而国家队据悉也是在上波顶部老早就减仓了。所以一波跌下来已经没有多少“底子薄”的机构死扛了(信托产品风险大的早死了)。
此外就是地产股,地产股也是过去一两年来的“臭老九”。基于房地产长期严控的大背景,多数机构一直不看好房地产股票的未来。近期地产股内部妖股泰禾集团董事长的鼓吹所制造出的赚钱效应以及部分地区限购政策放松的消息如果说是导致前一波地产股上涨的原因的话,那么接下来我认为地产股上涨则更多是基于机构换股提前卡位的原因。
百马同槽,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白龙马?
我们注意到16日《证券时报》刊文指出“蓝筹股也应防范过度炒作的风险”。很明显反映出当前监管层对于市场近期出现的“一边倒”涌向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一集团”当中去的这种现象开始担忧。那么怎么去合理引导市场呢?
我认为如果继续出现去年11月23日那样的点名批评,那么很容易重蹈覆辙再次引爆市场大幅下跌的风险。所以这次考验监管智慧的难点就出在如何引导白马股内部的预期尽量产生分歧。
那么,我们通过这两日的观察可以看到部分白马股已经闪崩暴跌。接下来机构们都不傻,白马股内部的预期自然开始松动。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引导去处的信号了。而我认为16日尾盘金融股、地产股的拉抬就是一大信号。
银监会在背后“点火”,金融股在前面“开路”。接下来这些暂时接替白马股的“第二梯队”将成为短期重点的配置方向。我也相信,对于接下来有这些低位蓝筹接力白马股,让部分白马股的闪崩风险分开释放,同时消耗白马股的部分估值风险也是监管层乐见其成的。
当然,大家不禁会问白马股是不是到头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仍然坚持前期看法,也即是说白马股仍然是未来中长期投资的机会所在。但是短期之内正是基于银监会插手信托所点燃的闪崩风险已经让扎堆在白马股里面的机构开始警惕了。那么接下来谁先跑到之前站位现象较少、估值较低的“第二梯队”当中去,谁就能够在短期行情内尽早取得主动权。因此,大家也不难理解为何16日尾盘出现机构疯狂涌入证券、地产的现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