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来说说赛中的准备吧,这里我想以参赛选手和高人指路两个方面来讲。同时,这里的赛中主要是指比赛当天直到比赛结束。
一、作为参赛选手
俱乐部比赛:场地熟悉、观赛人员基本熟悉、无需话筒,提前30分钟抵达,走场一次。
小区比赛:提前30分钟抵达了现场,并在现场提前拿麦走场两次。提前熟悉现场环境和手持话筒演讲的状态。同时,在小区比赛前,曾经来此场地观看过高新俱乐部的演讲比赛,场地已有了解,并知道需要用话筒演讲,所以在赛前进行演练时,也是按拿话筒的方式进行演练的,相对熟悉。
中区比赛:这里要感谢乐乐,是她在我偷懒不想看场地的情况下,坚持要去看下场地。所以场地布置、话筒情况,等等均已做了提前了解,并且在现场和熟悉的头马会员做了简单沟通,增强了熟悉感。
中区比赛出现的问题:
1、虽然测试了耳麦的有效性,但是在比赛当天还是耳麦还是出现了演讲中不发声的情况,因为前面5名选手都没有用话筒,所以比赛中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是试想更大的舞台,如果没有耳麦或者话筒突然没有声音,就是考验一个选手临场应变能力和比赛组织者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时刻了。(这里想到了济南峰会英文演讲比赛第一位出场的选手,耳麦突然没了声音,她临场不乱,用自己的题目解决了尴尬,获得了满场喝彩,应变能力超强!)
2、着装:着装忽略了耳麦是需要带设备的,而我选择的服装是没有腰带、没有兜,没有办法挂设备的服装。现场分别用了三种方案尝试解决:鞋带、透明胶、风衣的腰带(最终方式)。
总结:
1、场地一定要熟悉。犹记得去年参加济南峰会时,三场比赛的选手,都是提前抵达会场,并在舞台上多次走位演练,这是熟悉舞台的好办法。
2、熟悉扩音设施,提前试音。
3、尽可能的多考虑到一些细节,应变能力要加强。
二、高人指路。
接下来听听老师们对于这个阶段的建议!
A.提前2小时到达:规避风险,调整状态。
B.和场域建立链接:全场走动,想象自己在演讲!(大家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俱乐部活动时的紧张感吗?不熟悉的地方就会给自己带来压力,让自己对场地尽可能的熟悉,在台上走动,想象走动方式、想象自己演讲、想象听众反馈)
C.确认演讲设备完好:提前测试扩音设施是否正常运作。注意麦克风位置,嘴唇之下,下巴之上。
额外的话:
说完了这部分,来说说比赛主席吧。去年秋季曾分别担任过俱乐部、小区、中区的中文演讲比赛主席,今年又以一个选手的身份再次参加比赛。对比赛主席这个角色又多了一些理解。是导演、是主持人、是SAA、是手册控、是突发事件救场人、是选手们的主心骨,同时也是选手们的直接服务者,做足准备,为选手们的精彩呈现,准备的细一点再细一点,让他们能够踏踏实实、安安心心的绽放自我做足准备。
从俱乐部晋级后到中区比赛这之间,很多伙伴问我什么感受,我说:有趣。为什么有趣,我却没有讲。坦白而言,这过程中确实有压力、有纠结,有两个晚上我还曾经梦到了改稿。不过这真的是一个奇妙有趣的过程,你会高频度的探寻到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当下,集中性的重新认知自己以及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有点不舒适,但走过来会有更多收获。现在已经在期待下一次比赛的来临了。
以下的话来自Ligo老师,算是送给大家的彩蛋,期待下一次的比赛中能看到你们的身影:冲出小区,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你已经成功了,接下来任何的成功,都是额外的收益。从0—1和从1—100,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阶段,哪个更难呢?0-1更难。突破了这个阶段,完成了,比完美更重要。享受过程,不辜负结果。
更多比赛复盘如下:
《跳坑之前请“过度准备”(一)》
https://www.jianshu.com/p/13a602026d2c
《跳坑之前请“过度准备”(二)》
https://www.jianshu.com/p/e5cc162f7ae6
如有转载请联系微信carolyn_1108说明,并注明出处!
欢迎全国各地的伙伴来西安玩耍时,到西安AACTP培训师俱乐部拜访!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南二环西段69号西安创新设计中心4层国源创客路演厅
时间:每周四晚19:30~21:30
语言:中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