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孤独,渴望逃离孤独的束缚,但孤独的恐惧又悄无声息地侵袭每个人的心灵,让人仓皇不安,无法回避。一本《百年孤独》,写尽孤独,道尽沧桑。
《百年孤独》是一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魔幻现实小说。作者马尔克斯笔下的布恩迪亚家族是拉丁美洲的历史缩影。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整个拉丁美洲的社会发展,正像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进程一样,是停滞和孤独的,是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循环怪圈。
无休止的党派之争,残酷的资本主义入侵,封建统治下的专制愚昧,构成了拉丁美洲的百年沧桑。
初看这本书时,觉得这是一部令人迷惘的作品,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只有让人迷惑的故事发展。但看完全书,细细品味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拉美社会百年孤独的宏大理性思考。
关于孤独在小说中的呈现,我认为,前期是拉丁美洲在世界所处地位的尴尬而产生的孤独感。
书中马孔多建立之初,小镇是与世隔绝的,唯一联系便是吉普赛人的到访。
暗示在初期,美洲受到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阻隔,与世界其他部分产生了地理隔离。以至于到了工业革命时代,拉丁美洲无法跟上世界快速发展的步伐,仍处于蒙昧野蛮的状态。
后期的孤独是殖民文化带来的孤独,是导致拉美百年孤独的主要原因。
书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垄断资本主义进驻马孔多,兴建香蕉园,土著劳动力饱受剥削压迫。但同时又兴建了大量现代化设施,给马孔多民众带来文明社会的体验。
当暴雨长时间侵袭马孔多后,美国人离开了,小镇又恢复到混沌初开的田园状态,人们的生活没有任何提高。
这种出于自身利益而非道义的帮助不能持久。一旦失去利用价值,马孔多终将被抛弃,最终陷入孤独的局面。
马孔多与布恩迪亚家族被殖民的经历,与历史上的美洲如出一辙。
拉丁美洲作为美国的“后院”,在接受西方现代化建设帮助的同时,不得不接受西方从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压榨,甚至于制度和文化也必须效仿。
拉丁美洲的土著文化不能与时俱进,没有持久的生命力,很快被殖民者的入侵割断。
殖民者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任意剥削殖民地的人民,眼里只有利润。抽取万国精华供养一国民众,就是殖民的真相。
他们给殖民地留下了什么呢?答案是一地鸡毛。
殖民地人民或陷入迷茫,或陷入战争泥潭,灵魂无处安放,肉体也备受折磨。
他们在异化的文化模式中成长,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该往何处去。他们的精神世界是残缺和压抑的,最终陷入孤独混乱的境地。而个体的孤独混乱最后导致社会的孤独混乱。
拉美社会本来或许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走向文明,但殖民侵略造成社会的混乱和畸形,如同书中结尾处,乱伦生下的长猪尾巴的婴儿,留下了文明和野蛮结合的变异。
细看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悲欢离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个悲凉而孤独的灵魂。
他们没有精神依托,每个人都在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抵抗孤独:反复手工、醉生梦死、沉迷情欲、翻经译卷等,但激烈的行动总归于挫败的沮丧。孤独仿佛是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
历史上整个拉丁美洲的孤独,就是被殖民文化所打断、分割后的一种碎片化的孤独。
孤独是根植于人类的原始本性,但社会的孤独并非无解。
马尔克斯作者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人。《百年孤独》出版于1967年,正值拉美时局动荡的年代,所以他对当时拉美黑暗如磐的社会现实有着切肤之痛。
马尔克斯在接受作家门多萨的采访中,提出了他的观点,“孤独的反义是团结。”他寄希望于整个拉美民族的团结。
民族团结实则是民族文化凝聚力的体现。
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定义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以色列复国时,数百万计的犹太人立刻放弃美国国籍回到以色列。犹太人坚持读五部经书,外界来看显得封建、教条,但正因为如此,犹太人最难受其他宗教和文化的影响。
拿破仑入侵俄罗斯,莫斯科一夜焚毁,但俄罗斯至今依旧是俄罗斯,因为东正教和俄罗斯的传统文化,没有被烧毁。
从古至今,中国多次遭异族入侵,异族却全部被同化“归汉”,是源于中国文化体系强大的包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拉丁美洲目前仍是世界发展落后的地区之一。民族文化如何归属与融合,发展如何走出困境?拉美将继续行走于对现代文明的探索中。
只有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百年孤独的宿命才不会重复上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