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屋

作者: 半公斤的风 | 来源:发表于2022-12-04 10:19 被阅读0次

灶屋是我们那厨房的别称。在冬天听到这个词就感到温暖。

虽然现在是而立之年,经历和见识了很多。不过最让自己怀念的还是老家的那个灶屋。

那是一间独立的瓦房。里面支有锅台,摆有面案。最重要的是有半屋子的柴火。在没有燃气,没有煤球的年代,那是最重要的燃料。

怀念灶屋一方面是因为烧火的时候很暖,最重要的还是大铁锅里炖的饭菜。

灶屋在时代的发展中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伴随我一生的,会是记忆里的那缕炊烟,那锅可口的饭菜。

灶屋做熟了一家人的三餐,填饱了一家人的肚子。在那样一个物资不充足,生活不富裕的年代,灶屋里的炉火点燃了一家老小对生活的热情。

还记得小时候过生日,妈妈会在烧汤的时候锅里给我煮个鸡蛋。生病的时候会给我煮一包方便面。那个时候吃方便都是满满的幸福,奢侈的幸福。

最怀念的还是腊月的灶屋 ,冬天的猫也跟着凑热闹,一个劲地往锅底钻,即使毛被烤焦过,还是改不了钻锅底,那种挚爱,只因为太暖了。

外面是寒风凛冽,白雪皑皑。灶屋里炉膛的劈柴烧的正旺。噼里啪啦地发出声响,好像要把大铁锅给炸个洞来。

锅里煮的是要过年的肉。几十斤肉被切成大小均匀的肉方。那是过年走亲访友的大礼,也是招待客人的主菜。

火烧了好久,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地沸腾。肉香弥漫在整个灶屋。口水也在嘴里打转然后一次次地咽下去。

爸爸是掌握火候的主厨,用筷子扎着肉方,一切都凭经验和手感。只要轻轻用筷子把肉方插透就熟透可以出锅了。

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大口吃肉开心地啃骨头了。那种幸福感无论怎么用文字描述都显得苍白。因为那是一年为数不多的日子。

炸丸子炸小鱼过油的时候,爸妈会把我们小孩轰出去。轰出灶屋。小孩子嘴馋话多,而说话是炸东西时的大忌。我只能闻着灶屋飘出的香味,围着灶屋打转。耳朵竖起,听爸妈喊“可以过来吃了。”

做馒头的时候就更加热闹,一般都是邻居几家一起相互帮忙。蒸大馍,包包子,包团子,那都是平时吃不上的美味。大人嫌小孩碍事 ,小孩也争着想出一份力,这个时候就去灶屋烧锅去了。

几十年过去了,村子里很少看到炊烟了。灶屋也不断的修葺改造,再也没有那半屋子柴火,大铁锅也不经常使用,只有那熏黑的屋顶记得。这个灶屋也曾热闹辉煌过。

相关文章

  • 《灶屋》

    母亲在傍晚的时候回到了家里,挑着满满两篓猪草,几乎是撞着进入那扇被儿子用粉笔画满小人和动物的大门的。绿油油的鲜嫩猪...

  • 灶屋

    灶屋是我们那厨房的别称。在冬天听到这个词就感到温暖。 虽然现在是而立之年,经历和见识了很多。不过最让自己怀念的还是...

  • 屋旁樟树

    屋子头几年,灶屋、就是厨房,农村里习惯叫灶屋,灶屋有一张后门,后门几步远就是池塘的码头,麻石垒成,而旁边就是那棵樟...

  • 梅学书先生《灶屋》点评

    《灶屋》是梅学书先生创作的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深情讲述了农村灶屋以及与自家灶屋有关的故事,十分接地气。 读罢全文...

  • 【小说】流年落在尘埃里【105】

    汪衍华斜了妹妹一眼,骂道:“胡说啥!”急忙就出了灶屋,往堂屋走去,恰好红缨也朝灶屋走来。两人便在过道里碰见了。 衍...

  • 红尘泪(10)

    第十章 梦里人生人生梦里 由于张伯伯家确实没有那么多床铺,当夜,只好安排我睡灶屋。在灶屋的一准稻草上铺一张席子就成...

  • 采枇杷

    采枇杷 在我家乡下的东南角,那是陈庆球家,我要喊他一声庆球老公公。他家是三上三下的楼房,后面是一家灶屋间,灶屋间的...

  • 《走进心里的模样》

    奶奶走了以后,我无数次在梦里见到她,容颜清晰,笑容依旧。 梦里她在老屋的灶前灶后忙碌,或是坐在屋里话家常,或是在屋...

  • 看懂大门风水,让你增添鸿运,步步高升

    古时有阳宅三要:门、主、灶,还是阳宅六事:门、路、灶、井、坑、厕,均把门当作第一要素、全屋的吉凶枢纽。 而在风水学...

  • 《母亲的锅屋》(已刊枞阳杂志纸刊)

    在三九的冬天里想起母亲的锅屋,心里暖暖的。 我的老家程家墩,人们习惯的把做饭的地方叫锅屋,或叫锅心,灶屋。母亲的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灶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xj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