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二十二
【原文】
曲 则 全 , 枉 则 直 , 洼 则 盈 ,敝 则 新 , 少 则 得 , 多 则 惑 。是 以 圣 人 抱 一 为 天 下 式 。不 自 见 , 故 明 ﹔不 自 是 , 故 彰 ﹔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不 自 矜 , 故 长 。夫 唯 不 争 ,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古 之 所 谓 「 曲 则 全 」 者 , 岂 虚 言 哉 。诚 全 而 归 之 。
【大意解读】
曲 则 全 , 枉 则 直 , 洼 则 盈 ,敝 则 新 , 少 则 得 , 多 则 惑 。
有委曲,就有周全;有弯曲,就有正直;有低洼,就有盈满;有陈旧,就有新鲜;少了,就想得多些;多了,就会累赘困惑。
是 以 圣 人 抱 一 为 天 下 式 。
所以,圣人把抱一圆融,不落两边,作为在世间活动的准则。
不 自 见 , 故 明 ﹔
没有自己的成见,才能如实观察事理,因此会清楚明了;
不 自 是 , 故 彰 ﹔
没有自以为正确的观念,才能接纳包容众人,因此会彰显通达;
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
没有自以为值得夸耀的长处,才能发挥效法众人的长处,因此会取得更多成就;
不 自 矜 , 故 长 。
没有自以为了不起的优越倚仗,才能与万物融和共处,因此会保持长久。
夫 唯 不 争,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
因为圣人心处不执两端的不争之地,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和他发生冲突纷争。
古 之 所 谓 「 曲 则 全 」 者 , 岂 虚 言 哉 。诚 全 而 归 之 。
古人所谓的“曲则全”等等那些说法,难道都是空话吗?实际上都是有所归、有所指的啊。
【读后略议】
老子借用先人“曲则全”等等流行说法,阐明任何事理都有两面性,执著任何一面都不圆满,唯有置身不执两边的整体,才能除去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习气,与天地抱一,与万物和谐,正所谓圆融一切无所争,心无挂碍自通达。
品味《道德经》之二十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