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是爸爸给她取的名,在这偏远山区,生个女孩子,并不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情,希望一个女孩安安静静,是这山沟沟里几乎所有父辈的希翼。
就这样安静出生了,她似乎知道自己是多余的人。一直不哭不闹,妈妈常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安静不哭不闹,作为一个农村妇女的妈妈,常常会忙里忙外,把安静忘到九霄云外。
猛然想起来,回去看看,安静自己吃自己的手指。看起来文静的很。奶奶常常责怪到:“孩儿不哭,娘不奶。是孩儿傻还是娘傻?”
转眼间,安静已经八个月大,皮肤白白嫩嫩的,出落成一个粉嫩的小奶娃。爸爸妈妈也不在因为她是个女孩而发愁。
紧接着,安静好像感知到大人们渐渐的重视,得了一场奇怪的病,肚子大如坛子,拍上去像个皮球,发出“彭,彭,彭”的声响,吃啥拉啥,整个人都瘦了。
爸爸、妈妈带着安静去镇医院看病,找到镇医院的老中医,他们便允诺道:“大夫啊,咱也算老相识了,我这娃娃啊,这回得了个怪病,如果您能捡住她一条命,这孩子送给您当女儿吧!”大夫把了下脉搏说:“这次不算是大病,开点凌羊角,回去在磁碗底磨,加上点水,给孩子喝了,长大后你们家若有心,就把这女孩给我们家做儿媳妇吧。”
就这样,八个月大的安静被父母订了娃娃亲。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安静年方七许,到了上学的年龄,那年的冬天好像格外的冷,教室里男老师用教具指着黑板上的数字“9”读道:“九。”小孩子们齐刷刷的喊着:“九。”只有安静像蚊子哼哼,口齿不清。男老师走过来纠了一下安静的头发帘大声读到:“这就是‘九’,记住了吗?”全部小朋友哄堂大笑,安静静默的像一墩塑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觉得自己难堪极了……但是她一直倔强的静默着……
这位男老师,是安静的远房姑父,他委婉的向安静的父母提出过:“这孩子,胆小,读书没啥天赋,作为一个农村女孩儿,还是不必浪费读书这行钱了。”
安静的爸爸虽然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可他也是读过些书的,他笑笑说:“女孩子嘛,识点字,能知书达礼挺好的,没有指望她成怎么地的材。”
小学的这几年,安静不像别的农村女孩,下学后,成群结队的去疯玩,或者下地干活。她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家里读书,各种类型的故事汇,优秀作文汇编,甚至聊斋怪异故事,家里有啥书她读啥。在后来她和邻居借书,和同学交换看书……
五年级以后,一向胆小如鼠,上课口齿不清的安静语文考试全学区第一名。上帝关了一扇门,又为她开了一扇窗户……
敏感、细腻如她,是特别善于观察、表达的。得益于优秀的作文成绩,安静的语文成绩一直遥遥领先……
徜徉在知识海洋中的安静,完全做了她自己,自由自在,寻找到自己的发光点……
时光荏苒,安静异常安静的走完了初中生活、高中生活、大学生活……没有一次叛逆,没有一场恋爱,唯一值得回忆的仅仅是一场静默的暗恋……
大学毕业后,她似乎成为了家乡所谓的大龄女青年,七大姑八大姨撮合的相亲之余,爸妈想起了八个月的安静的那场“娃娃亲”。当然再这个不大的小镇,父母想找当年的老中医还是很容易的……
然而,没有等到面见“娃娃亲”对象,安静领回来一个结婚对象,对方:男,年方27,工作稳定,孝顺大方。(其实仅仅是因为男孩也纯净如白纸,相亲约会很久了,仅仅是牵了一下安静的手,反复强调他会负责任的)。安静找到了那种校园式的心悸。
七亲八戚都不太看好这场婚姻,在他们眼里这婚姻大事儿,能如过家家般的就决定了吗?难道不需要关注到以后的生活、物质财富的衡量一下吗?
安静,这一次没有在沉默,仿佛吃了秤砣,铁了心肠。
婚后,他们也有过小吵小闹,但是从来没有记仇,矛盾基本都是静默的化解了,从来没有惊动过双方父母。孩子活波、聪明、健康……她们身上有安静的影子,也有孩儿他爹的脾性。
现在,亲戚们和安静的父母说起安静来都会说:“安静这孩子啊,一直很‘安静’,恁有主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56515/d9a40d23aafc45d0.jpeg)
网友评论